与卷入了战火的小半个北方不同, 肃城一带虽然临近边城,却丝毫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甚至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此时他们已经完成了秋收, 麦田里到处都晒着大量的麦秆,屋前屋后的坝子里, 也都晾晒着金灿灿的麦子。
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在烈日下翻动着麦子, 即使八月初的天气很热, 众人脸上依旧是精神奕奕,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一季的春耕,种地前各种讲究, 上头三令五申要这样要那样,让人觉得颇为繁杂,私底下都在抱怨, 种了那么多年的地, 哪有这么麻烦过, 说是能增产, 但在没看到实际效果前,村民们多少都有些不耐烦。
可才到手的地, 谁也不想失去,便不情不愿地跟着上头的指示种地。
等到了麦子成熟的时候,大家才发现, 原来上头的官老爷们说的都是真的, 那些办法的确能增产。
这一季,许多家里的麦子产量直接翻倍, 就算是差一些的, 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增产。
屋子里堆着的粮食, 就是百姓们最大的底气。有了这些粮食, 还有那么多麦秆拿来盖房子,烧着冬天取暖,这个冬天便不怕再冻死饿死了。
肃城郡城里,正在统计今年秋收的产量并准备征收税负。
接到鼎德求援信的林德康,有些诧异。他怎么也没想到,当朝名将刘渊,竟然会以如此卑微的口吻,向着只有四五万兵力的慎郡王求援。
如此看来,鼎德的情况确实是相当危险了。
不过,对上送信人充满乞求的目光,他并没有给出任何承诺,只像是推脱一般地道:
“镇北大将军也是不容易,但郡王最近很忙,实在抽不出空远行。只能靠你们自己勉力支撑一阵子了,等朝廷缓过来或许情况就好了。”
送信的小将也知道自己是强人所难,可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他怎么也不想轻易放弃。
他跪下来苦苦哀求:
“求求总长大人,救救鼎德,救救秦川平原的百姓们!”
林德康却是叹了口气,让人把他请出去了。
这小将绕过北戎的封锁线,历经许多辛苦才回到鼎德城,却是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消息汇报给大将军。
明明慎郡王这里是大家所有的希望,可他却没能请来援兵。
却没想到,大将军的态度异常平静,看他这样,就已经猜出了几分。
“慎郡王那边不肯出兵?”
小将低着头:
“是。”
又把那姓林的政务总长的话复述了一遍。
在刘渊看来,这不过是推托之词,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下去休息吧。”他温和地道。
本就知道慎郡王出兵的可能性不大,此时的刘渊虽然失望,对这消息却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他平静地对其余将领道:
“事到如今,只能靠我们自己了。就算只剩下一兵一卒,我们也要与北戎对抗到底。”
如今只有五万北戎兵进了中原腹地,若是让他们攻破鼎德城,北戎兵马的数量便会再增加一倍有余。到时候必将会给秦川平原的百姓们带来更严重的灾难。
将领们神色坚毅,齐声道:
“誓死追随大将军!”
身为刘家军,他们一直以保卫边疆,护卫百姓为己任。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有了拼上性命的决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鼎德守军的拼死抵抗中,北戎大军的包围圈依旧越缩越小,直到把守军全部逼进了城里。
此时双方都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但鼎德守军的伤亡几乎是北戎的三倍。
北戎大军阵亡七八千,鼎德守军却损失了两万多。
整个鼎德城包括刘瑾带走的三万人,也只剩下四万出头,却要面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总共八万多北戎大军的猛烈进攻。
更糟糕的是,鼎德城被封锁,他们失去了所有的补给。
四个城门,几乎每一天都面临着北戎大军一次又一次猛烈的冲击。
四万多将士依靠着厚厚的城墙,凭借地形优势艰难地守护着鼎德城。
投石弹丸与床子弩用完后,数不清的北戎大军,前仆后继地冲上城墙,让士兵们感受到铺天盖地的绝望,但在这绝望中,他们越发拼命。
死,也要尽量多拉几个北戎蛮子垫背。
刘渊坚持在城墙上与将士们共存亡,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士兵们倒下,他的心情沉痛无比。
多年心血建立起来的十万精兵,他已经不敢数如今还剩下多少人,而这些人,又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他们似乎真的要耗尽最后一兵一卒了。
那之后,便是鼎德城落入敌手,近十万北戎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般进入整个秦川平原。
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虽败犹荣。可他不甘心!
不甘心守护了那么多年的秦川平原沦落敌手,不甘心他们的牺牲毫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