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眼前的困局,多尔衮早就有了准备。
虽然最后的结果的过程和他预计的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只要结果都差不多,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了。
眼下城里蔓延的瘟疫,若是说和明军没有任何的关系,那是打死他都不信的,至少,城外的明军中,没有任何瘟疫蔓延的迹象就很说明这一点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
他留在盛京,本来就是打算和明军玉石俱焚的,尽管现在是盛京先焚了,可是大金依然还在。
大汗带着八旗精锐和大金的所有财富,大概此刻已经到了极北的地方了吧,那里据说很冷,冷得让人和牲畜都活不下去,但是,走过那片极冷的地方之后,终究还是有活路的。
留在盛京只是死路一条,就好像现在一样。
但是多尔衮不后悔,这本来就是他和大汗商议好的对策,那个死而复生的卫齐,虽然他很想杀了对方,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给大金带来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往北走,那里或许有活路,留下来或者是往南走,那只能被明人驱使,成为明人的奴隶。
所以,北边是希望,南边,不过是苟活而已。
最后试图将瘟疫传染给明军的计策失败之后,多尔衮就知道,自己败了,彻底的败了。
明军已经看穿了他的全部用心,他们不会傻乎乎的和自己的人马接触,即使是他在驱使着这些剩下的士卒和明军去拼命,明军只会依靠着壕沟的阻隔,用他们的火器一片片的收割着他们的性命。
所有的战马几乎都被大汗带走了,所以,就算真有勇士能冲出明军的重围,最后还是难免被明军追杀。
既然一切都是无用的功夫,那么,就放手吧!
或许,等到城里的瘟疫结束,等到该死的人都死光了之后,他麾下的这些士兵,还能剩下不少,不管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至少自己没有因为一个看不见的希望将他们全部都送上死路。
自己还给他们留了一线希望。
城里的粮草很足,城防军准备的粮草更足,哪怕城里的人全部染病死亡,也不担心有缺粮的危险,他现在只需要将武器调转过来,不让城里的瘟疫沾染到他的军队身上来,等带着明军攻过来就可以了。
城门打开,城头上的防御全部撤离,盛京城撤掉了全部的铠甲防御,安静的等待着明人。
“差不多了,督师,咱们上吧!”
将领们纷纷的请战,谁第一个进入盛京,这简直是可以青史留名的事情,谁不踊跃呢?
“为什么要上!”孙传承拒绝了自己的部将们所有的建议:“取城的功劳是咱们的,谁都抢不去,你们管束好自己手下的兵马就行,谁若是不遵守军令,主动和鞑虏交战者,杀无赦!”
“一定要等城里的人死干净了吗?”一个将领不解地说道:“咱们可以帮他们一把的,一个不留!”
“绝对不行!”
孙传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鞑虏就希望咱们进去呢,海外镇守府那边的炮口全部都对着城门,无论敌我只要出现在城门,你们就等着从天而降的炮火吧!”
“有功劳不取,真是怪心痒痒的!”将领嘀嘀咕咕。
“一个月都等了,还在乎多等这么几天吗?”孙传庭笑了起来:“耐心一下,很快的,捷报已经递上去了,等到朝廷的赏赐下来,正是咱们班师的时候,岂不是更好!”
众人欢快的笑了起来,谁都没想到,原本认为最艰难的一战,却是变成了最轻松的一战,而鞑虏的覆灭朝廷对有功之臣的赏赐,肯定是丰厚之极。
而下次再有这样立功的机会,那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盛京城下的捷报,的确是提早送回了京城,而随着粮道的联通,捷报传递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许多,而对于已经习惯了捷报一份份传来的朱由检来说。
若是三五日没有捷报,他就开始担心战事不顺了。
而当大明军队合围盛京城之后,他基本上就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就等着什么时候看到攻破盛京城活捉皇太极的捷报了。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无数种处置皇太极这个鞑虏头子已经那些残存的鞑虏的办法。
只是战事还没有结束,这些办法拿出来和内阁商议显得有些为时过早,他堂堂崇祯大帝,不应该如此的不稳重。
他有些怀念在十王府的时候,除了上一次见江晚回了一趟十王府之外,现在他微服出宫的机会几乎是极少了,而他还真想出去一趟,看看福顺斋茶楼里,那些说书的家伙,是如何的将这一次的扬眉吐气说得绘声绘色的。
这应该不会比说那些三国的故事差了吧!
“老伴,你最近有没有听书去?”
朱由检瞟了一眼在他身边忙碌着整理着奏本的王承恩:“江晚那家伙,以前说书真还不错!”
“陛下想听他说书吗?”王承恩笑了起来:“现在只怕听不到了,不合适了!”
“朕当然不会如此折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