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超级经济帝国> 第103章:货币短缺,通货紧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货币短缺,通货紧缩(1 / 2)

农民夏粮获得丰收,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市场上交易商品的数量陡增,这使原本商品货币平衡的体系,被无情地坍塌破坏。有聪明的商人发现,货币开始发力它的价值,各种商品的价格,正在以不可思的速度下跌,尤其是粮食价格,更是一天一个价地往下跳跃跟跳水一样。

大清初出茅庐的几位经济学家,他们从市场物价的波动中,得出结论说,大清的通货紧缩,来势凶猛。他们联合呼应,并上书呼吁朝廷,要尽快成立中央银行,进行国家宏观调控。

于是中央银行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脚步,在呼求中应用而生了!对纸币并不陌生的大清人民,拥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历朝历代人民,已经吃够了货币通胀贬值的痛苦,不管是宋朝的会子与交子,还是明朝朱元璋,朱氏王朝发行的纸币,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崩盘的悲剧,害得民不聊生,致使人民百姓损失惨重。

代表中央政府正统思想的帝国日报和大清日报,在两个月前,已经开始了他们货币狂轰滥炸的言论,他们负责起宣传新货币价值的作用,并向帝国人民保准新货币价值的稳定。

人民开始了解朝廷发行新货币的目的与作用,但其中不免拥有反对的声音,这是不可避免。反对的声调主要集中在地主乡绅那儿,他们不喜欢朝廷发行新货币,也不支持朝廷发行新货币,中央银行发行新货币,特别明显地稀释了他们的财富地位。欧洲传统的地主阶级,就是这样被新兴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干掉的。

乡绅地主阶级们担心,朝廷会借此来剥夺有产阶级的财富,他们担心自己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中损失殆尽,因为纸币是一种隐性的,及其让人不易察觉的吃人老虎,人民像那水煮的青蛙,不知不觉中就被朝廷煮熟了,给那些肥头大耳的政府官员,端上桌面,吃得连一根骨头都不剩。

有时候,纸币就像是一头不听使唤的野马,它会乱跑乱撞,伤及无辜。朝廷虽然不遗余力地宣传保证发行新货币币值的稳定,“朝廷的这种保准,鬼才相信呢!”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人诋毁道。

他说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那就是人民群众对朝廷的不信任。朝廷一时还无法在人民心中,注入他诚信体系,使他的保准,得到人民的信任,新货币是可靠稳定的,绝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来剥夺人民的财富。

新货币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来掠夺人民群众的财产,这是骗人的谎言,不由得人民不对帝国日报、大清日报,这些代表着官方措词的言论,产生了质疑。

不管人民对新货币的信心如何,都不可阻挡朝廷成立中央银行,发行新货币的脚步。朝廷在发行新货币之前,已经向人民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完全替换掉流通在市场中的金子银子铜文,这三种旧币。朝廷保准金银铜跟新货币在市场中,共通流通,朝廷发行新货币是为了对付货币短缺,所造成的通货紧缩。

不少吃过通货紧缩亏的商人,无不表示支持朝廷发行新货币,来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唯有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才能对付得了来势凶猛的物价跌势。

显然表示支持朝廷发行新货币的声音不少,跟表示反对朝廷发行新货币的乡绅地主阶级力量遥相对应。就像诗人的对月当歌,但并不构成势不两立,他们拥有许多通融的余地。

比如支持朝廷发行新货币的人,他们在支持朝廷发行新货币中设置了几款条件,一是保证新货币价值稳定,不能造成在兑换金银铜硬通币的过程中,产生任何波动。

请记住!新货币兑换金银铜价值不能产生任何波动,像这种及其苛刻的设置条件,朝廷当然置之不理。但朝廷会给人民作出积极的回应,解释为什么不能保证新货币兑换传统金属货币,兑换比率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波动。

朝廷还找来了许多证据,论证在历朝历代,即使是金银铜原本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兑换,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波动。比如康熙乾隆年间至今,金银铜的兑换比例已经是面目全非。

朝廷借此来说明,世界上所有货币,相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价格,货币的购买价值都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因素取决于该商品的多寡,并用物以稀为贵来证明了最近发生通货紧缩现象。

朝廷给人民的答案说,最近国内之所以发生通货紧缩,是因为供应市场的商品太多,造成了市场上的硬通币供应不足。大量商品的供应,必定使物以多为贱,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必定是物以稀为贵,所以才会发生了这种通货紧缩现象。

愚蠢无知的人民,和没有理性的人民,是不会理会朝廷保证的。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私人的利益,是否会因朝廷货币改革而受到侵害。很显然,来自于朝廷的解释,势必在人民心目中,越描述越黑,越描述人民对新货币的发行,越加的不信任。

但来自于人民大众的不信任,并不阻碍朝廷新货币的发行,因为朝廷选择了经济政策,而不是选择了民意。这对于在大清,还没有兴起民意意识的大清统治阶级来讲,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声音,等同于鸡飞狗跳的声音,对人没有形成任何作用力。

但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