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告别林峰起驾回宫后,他一个人又是难得的清闲幽静,早朝时候的烦闹,使他记忆犹新地恐惧,他想这以后绝不能天天赶着上朝跟上集市一样辛苦无助,这早朝的改革,如同兴办洋务一样势在必行了。
他坐在电脑前边查找着资料,边寻思着一些国家大事。话说这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事出有因的。他对着资料一页一页地翻看下去,他越看越觉得清王朝不但腐败无能,而且简直是愚蠢无知,怪不得会被英法等国欺负到如此境地呢!
咸丰六年(1856)四月,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到达广州,借口中美《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再次提出“修约”要求。
这个该死的叶名琛,林峰恨不得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他心想,天底下哪有这么愚蠢的人,他的愚蠢不但使大清损失惨重,而且他的愚蠢,更是丢尽了作为人类的脸。这都是信神弄鬼给害的,可见这人最不适合当官的,如果当初剃头削发去当了和尚方丈之类的,最是合适了。
美利坚合众国向清政府提出重新修约,新增的《王厦条约》其要点为:外国公使驻京;中国全境开放,无限扩大贸易;外国人可以在华自由传教;改造中国司法机关。
这一条不是不可,林峰觉得美国人提出的修约相对英法两国来讲,还是拥有诸多亮点的。如果在美国提出这个重新修约的条款里边,再增加一条,说是以上两国本着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和平交往的原则,美国同样全境对中国开放,无限扩大贸易,中国和尚可以到美国传扬佛教,让美利坚民众也来瞻仰中国佛大精深的文化,那该多好。
这个条约不能单方面地给对方输送利益,导致己方丧权辱国,这修改条约,必须是相方互惠互利的。只是在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恐怕能以现实。
不过对于美国,那又是一个例外了,因为这时的美国,他的国内跟大清帝国一样,面临着诸多问题,毕竟美国南北战后不久,好不容易才实现南北统一,在政治方面,美国国内还不是很稳定;最近国内又闹什么金融危机,哼!可以在这里大作特作文章,不信美国人不轻易就范。
林峰查找了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资料,以作跟美国谈判的筹码,让大清不至于在谈判中,处于太过弱势的地位。如果处于太过弱势的地位,这样就大大地不利于朝廷争取利益,国家也就无法在强敌面前,把谈判的损失降到最低位置。
只见资料上显示,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
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就会带来经济危机,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地,英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不能幸免地遭受伤害。只不过克里米亚战争已经结束,英、法两国获胜,得此而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
其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英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国内百业萧条,民生压力重大。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只要对外发动一场战争,而且这场战争拥有十足的把握就是只胜不输,以这样的果实,一方面既可以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他们的心里诉求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可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减轻政府执政压力。显然对愚蠢没落的清王朝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是一举多得的,百无一害的事。
随后,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和法国代办顾随也先后照会叶名琛,支持美国修约要求。先是,伯驾来中国就职前,曾分别到伦敦和巴黎,与英、法外交大臣商讨对华讹诈问题。
其时英、法两国已感到和平“修约”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准备诉诸武力,因此只表示将在外交上予以支持,并未与美国一起行动。可见英法两国依仗着自己的船坚炮利,有恃无恐地打算着他们的野蛮行径。
叶名琛接到美国公使伯架等人的照会,经过一轮不切实际的谈判无果后,于咸丰六年六月上奏朝廷。咸丰帝表示,可酌允变更一二条,以示羁縻,不准其来京。实际上仍坚持拒绝全面修约态度,咸丰皇帝盲目的拒绝行为,导致了事态无限扩大,这也是清王朝妄自尊大的愚蠢之举,林峰看了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伯驾在广州未能达到目的,遂赴上海去了,并且分别找到上海道吴健彰和摄理上海道兰蔚雯,故伎重演地进行对他们威胁和利诱,以英、法、美三国联合一致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为条件,引诱清朝政府同意其修约要求,并扬言,如清朝政府拒绝其建议,各国可能将与太平天国签订条约。
这个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