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水浒外传之大梁帝国> 第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1 / 1)

黄文炳无处去消遣,就带了些银两,买了点新时礼物,什么芭比娃娃啊,充气娃娃啊,花花公子,空空的专辑什么的,开着自家的私人快船,过了江,想到府里去探望一下蔡九知府。却不想蔡知府家中正在搞私人联谊聚会,他又不敢进去。只好回到江边来寻船,他的仆人正好把船停在了浔阳楼下。

黄文炳见天气燥热,就想着去楼上吹吹风,玩一把。于是上了酒楼,站到栏杆外面去吹风,这时看见酒楼**墙壁上面密密麻麻的被人留了笔墨在上面,就嘲笑道:“就算是前人写的诗词,有好的,也有胡说八道的。”

冷笑几声,却突然看到一首西江月,还有后面吟的四句诗,心中大惊道:“这,这不是反诗是什么?是谁写在这里的?”却又见诗句后面写着“郓城宋江作”五个大字。

黄文炳八字眉毛皱到了一起,又将宋江作的西江月看了一遍,读到前两句“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冷笑宋江不过是一个自负之辈。

接着又读道:“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只说宋江也是一个不安本分之人。又读后面两句:“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便想此人也不是一个志气远大道德高尚之辈,只不过就是一个犯了罪流落到此的贼配军。

又读道:“他年若得报冤雠,血染浔阳江口。”心中想道,你个贼配军想报谁的仇,还想到这里来报仇。量你一个小小配军,有何作为?

接着又读了西江月后面四句诗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觉得这两句倒是可以理解,便接着往下面看,“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便摇着头说道:“这厮真是大胆,他竟然还想赛过黄巢!不是想谋反还想怎样?”

这黄巢是何人?黄巢本是山东荷泽人,从小规规距距,读书识字,骑马射箭,一心梦想着长大后报效国家,进驻京城长安。谁知道长安并不怎么喜欢他。黄巢上京赶考,连续考了几次都名落孙山,无缘京城。

万恶的科举啊,我黄巢十年寒窗,一心报国,你却屡次让我落第。我报国无门,你不仁,休怪我不义。好好的一个文艺青年,有志之士,就这样被科举残害了。黄巢最终因怀才不遇,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离开长安后,黄巢作诗一首以表决心: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875年,黄巢毅然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当时是草木皆兵,号称农民起义。公元878年,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死后,黄巢被推选为新的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1年,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大军最终攻破唐朝的京城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

打回长安后,黄巢头脑发热,忘了后事,一心想过一把皇帝的瘾。战后由于没有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对敌人又没有乘胜追击,消灭残余势力,结果让敌人抓住他们放松警惕的时机得以反扑。

敌军将他们围困长安,致使他们粮绝不济,最后不得不被迫撤出长安,将战线转移到山东一带。到了公元884年,最终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身亡。黄巢的悲剧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黄文炳看了宋江写的这两首诗词后,断定这是反诗,不是想造反还想怎地。接着看到诗句后面写着“郓城宋江作”时,头脑中思索一番,似乎对这个名字略有耳闻,想来是个小吏。就唤来酒楼伙计,问清楚是何人在这里写下这两首诗词,长什么模样?

酒楼伙计便说前几日有一个人来这里独自喝了几杯酒,醉后狂言,就写下了这两首诗词。这人长得黑矮肥胖,脸上还刺了两行金印,多半是个牢营里的人。

黄文炳听了,眉头舒展开来,点了点头,是了是了,正是此人。于是找来笔墨,取一副纸抄写了下来,又吩咐酒店伙计不要刮去了。

有这首反诗在此,宋江啊宋江,看我不整死你。你就当我升官发财的垫脚石吧,我黄文炳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啊哈哈哈哈……

有话说是:遇小人不管好坏,逢假意难辨奸邪。

宋江在浔阳楼上提写的诗词落到了黄文炳的手里,黄文炳一口咬定这是反诗。

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个黄文炳利用这首反诗如何对付宋江?我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