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骑军一直是战场上的宠儿,无论是规模盛大的平原会战,还是小范围内的遭遇战,有了骑兵的话都可以起到以一当百的奇效,而中原之边陲一直以来是那些以骑兵为主力的游牧民族和中原诸地争夺人口、地盘、牲畜、粮食的要地,各个王朝都是把边关作为防御外敌的要塞.如战国时期北方各个诸侯国家修筑成绵长的城墙来抵御那些越过阴山翻过山海关的外族们带来的强大骚扰.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把各个长城连接起来以为不世之功.这就更使那些虎视眈眈着中原丰厚物资的游牧民族们没有顾可乘之机.
等到秦末天下大乱,小混混皇帝刘邦收拾了残局在乌江把他多年来的死对头项羽给彻底地逼死之后,终于建成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他们以着这个王朝崭新的锐气和无比的勇气把那些匈奴各部给彻底赶到了阴山以北,大将霍去病、李广、卫青等人更是其中英雄的佼佼者!他们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命运和经历,但是他们都曾在自己民族史上写下过浓重的一笔,燕然勒功有着他们那个时候的激情和慷慨!所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需要多么大的胸襟,多么强大的实力才能说出这样石破天惊的话来!
时光轮转,经过三国时期民族的暂时和解,两晋时期的纷争,到了南北朝时一次更大的民族危机爆发了,于是五胡乱华成了史上民族斗争间最激烈也是最为悲壮的一幕...
再到了唐,太宗皇帝以铁腕手段收复各个外来民族的忠心,他一度打到过高丽,打到过土蕃,这些地方的人都仰望着这位史上最为贤明也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低下了他们臣服的头颅.换来了唐家数百年的和平和繁荣!
可是盛况不再,时至今日,这些百年来的光辉已经成了昔日的幻影,外族的纷纷入侵,内部的争斗连连已经使这个史上最为强盛的帝国变成了一个战火纷飞,人民苦难不已的乱世之地.而我们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我们的人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苦苦挣扎着...
------------------------------------------------------------------------------
华州地界的一处官道上,一群铁骑正急驰而过,马上的人全身都以铠甲覆住,头上也罩以头盔,给人一种森森然的感觉.
这些人体格强壮,个个持枪贯矢,在飞驰而过的马匹上面大声吆喝着,看起来煞是惊人,这支雄兵正是现下闻名遐尔的太原铁骑兵,来自于外族的沙陀,其祖上本是世世代代和中原地区屡屡有过交锋和和谈的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号为"沙陀".其祖上族长俱以"硃邪"为姓.
原本,他们的一位叫做"硃邪赤心"的族长,在懿宗咸通十年时,跟从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大将军康承训以硃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后来因为从大将军破勋而有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懿宗赐姓名曰李国昌,命令他统领着自己的部族听从大唐的调遣.自此以后来沙陀诸部一直居于长城以内,世世随从大唐各将军讨伐四方,且屡有战功.
再后来到了僖宗时代,因为一些小小的边关摩擦,双方各起干戈,僖宗调集当时的人马向着沙陀军所在地云州等地扑来,双方各有胜负,但是沙陀军经不起大唐当时各方势力的绞杀,在李昌国的带领下,沙陀诸部退居关外,一直退到了达靼(现今内蒙古)方才作罢.之后沙陀诸部军势亦一蹶不振,再无能力与唐抗衡,于是便在关外定居了起来.及到黄巢乱起.军势骇人,一直逼得皇帝僖宗退蜀中,僖宗方才想起昔日的骑兵精英来,于是一纸诏书送至达靼,言期望李国昌能够来军勤王!李昌国没有怀恨当年的赶逐之痛,还是起各方大军二万余人出关而至燕云.
此时僖宗以诏书命国昌之子克用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沙陀之军势此时方大振!
故事便是发生在此时,这一群的铁骑正是沙陀军,他们奉着首领李国昌的命令来到华州买卖军器,一路上急驰之间眼看就要到达华州了,只听为首的一名军官说道:"前面就是华州城了,正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地界了.各位小心行事."
他身后的十九骑人马都在马上点了点头.首领说道:"那便快些进城罢!"
众人一夹马腹,身后扬起了滚滚烟尘...
------------------------------------------------------------------------------------
再说朱友文一伙人自离开成都以后沿路慢行,在庞师古的再在要求下,朱友文才放下赏玩一路景色的心情,命令众人一路急驰.
自从那日朱友文酒后乱性以后,他的三个丫鬟都好像变成了哑巴似的不再和他说什么话,但是一路上衣服的换洗,饭菜的伺侯却是一点也没有对位公子马虎.朱友文心里颇不是滋味,想想自己那次以后肯定被三个女子视为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