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正文第一一四章
三兄弟对于求助公主一事很坦诚, 他们本就投靠了公主的。这年头的投靠就是这样,上官给下官撑腰,下官给上官尽忠。
闻峻宁中午也有休息时间, 他饭也没吃就到万寿宫等待召见。
荣烺下课,带着荣玥几人自文昌阁出来,刚进万寿宫门口,就见在廊下站立的闻峻宁。身量笔挺, 银铠威武,颇引注目。
荣烺记性不错, 依旧记得闻峻宁长相。闻峻宁也记得荣烺, 连忙大步上前拜见, 荣烺一摆手, “不必多礼。你跟我来吧。”
荣烺直接到自己院子,她坐下,宫人捧来巾沐之的,荣烺净过手, 端茶喝两口, 令闻峻宁坐下说话,“穆然托阿湘送来的玉佩,我见到了。听说英小弟没考中官学,我还挺讶意, 年初在海子边儿见英小弟时,他信心挺足的。我看他是好学之人,怎么没考上官学?官学入学考试很难么?”
闻峻宁一脸为难, 看向荣烺身边人, 他想单独回禀。不过, 也知此事不可能。闻峻宁轻声道, “阿英学习尚可,答的题回家与我说了,臣看他答的尚可。兴许是臣家资微薄,给馆主的润手资不足,故而将阿英黜落。”
荣烺一声大为震惊,“有这样的事?”
“正是。”闻峻宁道,“不瞒殿下,阿英读的书院,便是博义馆馆主托小舅子在外设的私学。每月月银就要十两,官学考试前,书院中有补习课,一共十节,每节又要十两银子。官学考试前,还有山长太太过生辰,我们打听着,又送了纹银百两做寿礼。结果,考试后,阿英竟然被黜落。臣实在心服!”
荣烺一寻思就明白里面的猫腻与闻峻宁的难处,这私学处处托博义馆馆主的名义,偏不是博义馆馆主亲自开设的。
可人家花大价钱读书、上补习课、给山长太太送寿礼,所为何事,不言自明。
偏生如闻峻宁这样的,即便吃了亏,也直接寻不到半点博义馆馆主的错漏不是。
荣烺问,“你可有证据?”
闻峻宁道,“直接证据没有。但臣查明,博义馆馆主在朱雀大街便有两处商铺,城中还有三个外室,十几处房产收租。”
荣烺思维转的很快,她是公主,又不是刑部堂官,事事得先找证据。荣烺道,“这事我知道了。我会查清楚的。让英小弟在家好好读书,别因这点小事便灰了心。”
闻峻宁退下前道,“公主但有用得着我们兄弟之处,只管吩咐。”
“会有你们用武之地的。”
荣烺琢磨琢磨,中午用过膳就悄悄把这事同祖母讲了。郑太后道,“这事总得有证据。无凭无证,单凭一个五品武官一面之辞,难道就问罪官学学士?”
“这我早想过了。”荣烺双眸炯炯,“官学到底怎么样,一试即知。”
“要怎么试?”郑太后问。
“考试。”荣烺道,“官学为何要有入学考试,不就为了能选出有才干的子弟来?出题通考,水准立知。”
此事在郑太后跟前只小事一桩,不过,郑太后也承认,荣烺这主意不错。郑太后继续问,“谁出题,出什么题?”
“祖母,你把这事交给我,我一准儿办的妥妥帖帖。”
郑太后笑,“看来是心里有数。考试的事便交给你,这事办好,再说其他。”
荣烺得这差使,傍晚召齐尚书过来说话,先问清楚官学归哪个衙门管,齐尚书道,“官学是归翰林院管的。官学的馆长、校书、博士【古代官名】,都是翰林院选派。”
荣烺说,“我听到消息,说官学考试有贿赂之事,使才不符实之人进入官学读书,反是那些用功读书的考生落榜。我跟祖母说了,准备彻查这事。”
齐尚书先道,“殿下忧国忧民。”又说,“殿下,臣是礼部尚书。若查贿赂,应找大理寺、御史台、或者刑部。”
礼部可不管查案子。
“听我说。我也不懂查案子,我想好了,这事到底是真是假,查查官学生水平到底如何就知晓了。”荣烺道,“齐师傅你管礼部,礼部不是管着考试的事么?这事我先跟你透个底,我这就宣翰林掌院过来。官学到底都学哪些功课,每门课学了多少,在他们学习范围内出题。我要考一考官学。”
齐尚书问,“这事陛下知道吗?”
“祖母已经把事交给我办,晚上我跟父皇说一声就成。”
齐尚书遂从善如流,“臣听殿下吩咐。”
荣烺让齐尚书稍等,令林司仪着内侍去召翰林掌院过来。结果,片刻钟过去,内侍官哭丧脸回来复命,“奴才过去传公主谕,钟掌院对着奴才好一顿排揎,说他堂堂翰林掌院,不受后宫宣召,还骂奴才不懂事,还说……”悄悄看荣烺一脸,内侍官羞愤道,“还说让公主学一学宫中礼制,让公主安于内闱,有事找太后皇后。便是有与前朝相关之事,也应请陛下或者大殿下作主。”
齐尚书看一眼荣烺神色,慢慢站起。
荣烺原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