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一行人在天黑前终于赶到了盐湖城。
而在城外,王华看见许多采盐人正排着长队。
这些采盐人每人手上都握着一些木签,脸上满是焦急。
王华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向导看了一眼,说道:“哦,他们在领东西。”
“所有采盐人每采集到十斤食盐便可以获得一根木签,凭借着木签,这些采盐人可以在盐湖城里换取其他东西。”
“就好像现在在排队的这些采盐人,他们正在用木签换取粮食。”
王华看向向导指着的方向,果然发现一名采盐人把一把木签交给了一个人,那人数了数木签的数量,说道:“二十七根!”
接着又对采盐人问道:“都换成粮食吗?”
“是的!”
“好的,记一下,七十二号采盐工换取粮食二斤七两!”
接着有人从粮袋里取出一些粮食,称了二斤七两,交给了那名采盐人。
那名采盐人得到粮食后,小心翼翼的用手指粘了一点在手上,然后直接把手指放进了嘴巴里。
其的嘴巴吮吸着手指,脸上则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王华看着那名采盐人,根据向导的说法,一根木签需要采集十斤食盐才可以得到,而二十七根木签,代表了其需要采集足足二百七十斤食盐。
而采集了二百七十斤食盐的采盐工,却只能换取二斤七两的粮食。
相当于采集一百斤食盐才可以得到一斤粮食。
这时王华向向导再次问道:“这里的采盐人难道没有工钱吗?”
向导看着王华 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接着说道:“客人,您难道对盐湖城一点了解都没有吗?”
王华点了点头。
“公子,您知不知道采盐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王华虽然说要来参观一番盐湖,但是事先并没有过多了解盐湖的情况,所以并不知道采盐人的情况。
向导说道:“在盐湖里采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的,这些人有的犯了罪,被发配到盐湖来采盐的,还有的则是欠了盐湖城里盐商的钱,还不上钱,所以才来这里采盐低债。”
“而另外一种人,则是自己自愿来盐湖采盐的,这些人都是在其他活不下去的。”
“因为这些采盐人都不是雇佣关系,所以盐湖城里的盐商不用花一分钱,只要提供一些粮食就好了。”
“而来到了盐湖城的采盐人再想离开,便是千难万难,盐湖城是附近三百里唯一的居住地,只有这里可以得到粮食,牲畜。”
“没有盐湖城作为补给,单靠两条腿,是很难离开的,毕竟附近方圆数百里不是盐碱地便是沙漠,根本没有绿洲,而为数不多的水源也控制在盐商的手里。”
“所以采盐人只能每天用木签换取粮食等物苟活,至于说钱,那根本不可能有。”
听了向导的话,王华算是明白了,盐湖城采盐人的粮食获取渠道控制在盐湖城的盐商手里。
而高昂的兑换比例,既是盐商用来压榨采盐人的手段,同时也是控制他们手上物资的数量。
没有牲畜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和粮食,是不可能横穿数百里的荒漠地带的。
通过控制粮食等物,盐湖城的盐商便可以控制采盐工人,使他们可以一直以低廉代价取得大量的食盐。
随后,王华一行人便进入了盐湖城,找了一处客店住下。
翌日。
太阳还没有升起,王华便带人走出了盐湖城,他想看看四周采盐人的情况。
此时,太阳还没有从地平线上升起,寒冷的一月份,寒风呼啸,每一阵寒风吹来,都宛如是刀子一般,刮的脸上生疼。
骑了一会马,王华来到了距离盐湖城五里的一处地方。
因为盐湖城的盐商有规定,采盐人不得在盐湖城五里内居住。
所有采盐人便大多居住在盐湖城周围五里的地方。
在这里,有一座小山坡,小山坡可以抵挡住一部分寒风。
在山坡下面有几十间简陋的房屋。
这些房屋是用碱土建造的,还可以看见墙壁上星星点点的食盐。
而此时,这处居住地已经变得热闹了起来。
男人们正在做着准备,他们用布缠住自己的手脚。
王华可以看见很多人的手脚上都有冻疮。
王华想到,他们需要在寒冷的冬天站立在湖水里开采食盐,有冻疮是非常正常的。
而显然,这些采盐人是买不起治疗冻疮的药物的。
所以王华看见这些采盐人先是用一块碎布盖在冻疮上面,然后把一些加了水的泥土涂抹在冻疮处。
然后等泥土变干以后,再用布缠住。
这些泥土自然不会有治疗冻疮的效果,泥土的作用不过是为了在入水的时候阻挡一下而已。
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并没有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