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反击,己方军队被敌方打的是节节败退,其他部队想要救援他们,又屡屡失败。
此时,兖国军队放开一个缺口,让他们可以离开,南梁的重甲兵们,顿时放弃了继续交战,而是选择离开。
不过,兖国军队虽然放开了一个口子,但是并不大。
而想要尽快撤退的南梁重甲兵们,却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
缺口太小,想第一时间撤退的南梁重甲兵太多了,一群重甲兵拥挤在狭小的缺口处,自然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
身披重甲的重甲兵一旦摔倒,想站起来难度可不小,何况还有人源源不断的从后面涌来。
固然重甲兵的军官大喊维持着秩序,但是他们的做法几乎是杯水车薪。
之前,南梁重甲兵死战不退,是因为不死战不行。
但是如今有了生的可能,他们自然不会继续留下来和兖国军队血战。
毕竟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让所有人听从命令是不可能的。
潘喜看着从兖国军队的包围里跑出来的重甲兵,长出了一口气。
重甲兵已经撤离,自己这边也终于可以撤退了。
于是在把重甲兵接收完毕后,他下达了撤退命令。
不过兖国军队却不会让南梁军安安稳稳的撤退。
在南梁军开始撤退后。
右营骑兵部队迅速抓住战机,放弃了宛如乌龟壳一般的南梁李祢部。
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去战场上寻找软柿子捏。
而战场上的软柿子,便是正在撤退的南梁军。
尤其是已经散乱了的南梁重甲兵。
与此同时,摆脱了南梁重甲兵的陵台军队,迅速和四千多生力军汇合。
双方近八千兵力,组成厚实的军阵,开始碾压南梁军。
潘喜看着正在靠近的兖国军队,他也知道,必须留下一支军队来断后,但问题是,断后便意味着必死。
而如今他的麾下并没有一支可以担任这种任务的军队。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场上,撤退是比进攻更难的事情。
因为撤退的时候一旦布置不好,很可能就把撤退变成了溃败,到时候不用对方来打,自己这边便会逃散大部分军队。
迫于无奈,潘喜只能命令重甲兵先行撤离战场,其他部队依次交替掩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