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连续奔波到达齐国境内,候三就问了一个问题:“走到这里,我好像闻到海的腥味。如果能够去看看海,那我这辈子就满足了。”
提问去看海的主意是候三。他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时黎黑就觉得不错,就立马响应道:”我们去找找赵戈将军,今天晚上就宿营在海边,你们看怎么样呢?”
褚芷就说道:“听你们这么一说,在我耳边好像听到,海水在拍打岸边的而发出来的喧哗声。”
虞戟也附和道:“我也觉得 ,大海就在周边不远的地方,而且在不停地喧闹。”
“可是,你们要知道。这里离海边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走到这里离一个人更近了。”
云姬提示着大家:“齐国和鲁国很近,而在这里有一个人物,他的名字和他的儒家思想很出名。而他的弟子遍布各地。你们又没有兴趣去看看这个人?听听他的讲课呢?”
樊保国对孔子很敬仰,说到这就答道:“云姬将军说的这个人,一定是孔圣人。他的一生可以说对我们这个社会是有巨大贡献的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人家就可以说到,做到,而不是虚说说而已。”
“嗯!你说的太对了。孔子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很多。”云姬说着看大家有什么反应。
“云姬姐。说不定我们走在路上就遇到孔子了。你就给我们介绍一下关于孔子的主要思想以及他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吧!就算给我们补课。”云姬央求云姬开个小灶。
“那我大概跟大家说说吧!孔子,他是鲁国诹邑人,他一生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想、敢说、敢做,建树卓著,为人类做出了大概十个方面的贡献吧!”
“哎哟!了不起啊!”
“他开了儒家文化的先河。华夏历史在公元前841年前,根本没有文字史料记载,而孔子就编修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就是我们上学必然要学的《六经》。
他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了。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樊保国赞叹道:“了不起的一个文化大家。”
“上面说了,他总结了上古文化精髓,下面说说,他对人们的世界观的一些观点。”
“在历史上中古文化,就是从夏代开始,夏商周,人们尊‘天命’,从商代开始,就信奉‘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他就‘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
这些东西都是用礼乐文化来规范统治者的行为,用‘德’和‘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
孔子不言——现在他还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是在总结西周文化。
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天命’和‘鬼神’,而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咱们说说孔子的《诗经》,把流传在民间的诗歌文化带给了后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简称《诗三百》。
‘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现在市面上就有卖的。你们不知道,我们马车里面有一沓子手抄本诗经,还没开始售卖,等见到孔子后,就把卖书的钱转交给孔子先生。”
“哇塞!云姬姐,真是高人。还有这一手。”赵恒此时蹦出这一句。
“这哪里是我的发明,都是赵戈安排的。”云姬称赞道。
“孔子的在哲学上的贡献,还在于注解《易经》。我们在玄云阁里学到的《易经》,它是一本简易的卦象学说,占筮之书,有六十四卦。讲的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的一些规律。
而孔子把大道之源,引入哲学高度。
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
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看问题。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哎哟!真不简单。今天就可以见到这个圣人了,太幸福了!”褚芷高兴地说道。
“还有呢!他在史学上的贡献。
孔子编撰的《春秋》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国历史的第一部史书。
这部《春秋》仅仅一万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可谓言简意丰。
《春秋》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创立和奠定了基础,应该说中国史学之父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孔子开修史之先河,是为我国史学奠基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