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T星简史> 003:大通帝国的三起三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3:大通帝国的三起三落(1 / 2)

大通帝国的卫国战争开始了。

BTG1685年9月,魏军攻破周都。

BTG1684年7月3日-8月29日,郝都会战。

郝都,是四朝时期最后一个朝代郝北伐天燕后建造的一个城市,郝国灭亡后,其残余势力对郝都的城墙进行了升级,同时建造了郝城这座在郝都东南方向的城市,用以防止商军或天燕进攻,后来,郝都成为北郝都城,郝城成为南郝都城,两国互相征伐,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两国国力衰微,最终被天周吞并。

此时,胡魏两国联军二十万,号称七十万,浩浩荡荡对郝都进攻。

可惜,双方各怀鬼胎,胡国军队有十万,但全都是末流杂牌军,没有什么实力。二魏军虽然派出的是二流军队,但这只军队转移速度却十分快速。简单来说,只要形式不对头,立马掉头就跑。

而,他们面对的,是有五万一流军队驻守的郝都。

PS:在周都沦陷后,大通帝国反应过来,派出军队进行战略防守,郝都5万、南关-东关一线50万,建康-东齐一线20万。

进攻开始。

魏军速度极快,以极其微小的代价抵达郝都北城墙,不过由于魏军基本全是骑兵,而骑兵在攻城战中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比如奴人帝国进攻败仗庭的君堡,硬是打了好久也没攻下来,具体原因还是他们主要军队全是骑兵,最后还是败仗庭皇帝坐不住了,提出进贡黄金,这才让奴人帝国结束了君堡的围困)所以,面对高大的城墙和城防措施,魏军损失惨重,马上掉头就跑。

胡人见状,知道自己马上要面对通军的正面部队,意识到不妙了,索性就阻拦住“撤退”(taopao)的魏军。

魏军见状,于是和胡军厮杀起来。

城墙上,通军看到这一幕,立即出城,待胡人军队全军覆没后,对疲惫不堪的魏军进行追击。马匹早就累得走不动路了,(此时,魏军已经在胡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就算马再好也撑不住了。)在步兵方面,魏军完全不堪一击,迅速也步了胡军后尘,全军覆没。

到7月10日,第二波胡魏联军才姗姗来迟。(此时第二波军队只有10万人)

他们没有得到消息,以为第一波已经拿下了郝城,远远看见了胡魏两国的旗帜,便毫无防备进了城。(这是通军为了迷惑他们树的旗帜)

晚上。

喊杀声突然传来,这正是通军诱敌计划,以火攻敌营,随后发动夜袭,歼灭6万,俘虏4万。

7月17日,第三波、7月21日的第四波胡魏联军也栽在了这里,此时这里军队已经歼灭了16万联军,俘虏9万。

此时,一直没收到消息的两国才大感不妙,两国派出了各自的一流军队,共计50万,打算围困郝都,最后攻下之。

8月28日,郝都沦陷,守军全军覆没。

不过,联军内部出现了混乱,双方都想独占郝都,于是在郝都大打出手。

当天晚上,郝城守军问询赶到郝都,火攻敌营,以少胜多击溃了联军,解放郝都。

联军被破撤退,双方互相甩锅,最后号称“牢不可破的联盟”破裂了,双方开始全面战争。

郝城会战,一举大破了联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大通帝国也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也让胡魏两国展开战斗互相消耗国力,最终被大通帝国灭亡。

BTG1663年,大通帝国全境被通军解放。

BTG1663年9月,大通帝国确定了两个主攻方向,分别是胡国首都大胡城和魏国首都魏城,分为东、西。两个方面军各30万人进攻。

BTG1662年,东、西方面军绕道胡魏军队主战场,共同围歼了胡魏军队,使胡魏两国丧失大量有生力量。

BTG1662年10月,胡国灭亡。

BTG1661年,魏国灭亡,原本依附于魏国的北人又依附于大通帝国,称为通属北人。正是这北人,最后成为大通帝国之后三个王朝的心腹之患。

以上,正是大通帝国的“一起”。

BTG1620年,大通帝国爆发全面内乱,西南建立了前商(都城在商城)、东南建立了前金(都城在金石),北方胡魏越三国再次出现,在东齐城,后春成立

BTG1620年11月,通城沦陷。通顺帝被捕入狱,其子在建康即位,改元景欣,这正是“一落”。

BTG1620年-BTG1610年,因内乱而建立的国家并未扩张,各国进入了和平发展期,此时大通帝国疆域缩小,除军事外都得到了恢复,这正是“二起”。

BTG1610年,景欣帝去世,其弟即位,改元景绍。

景绍帝软弱无能,春王看准时机,西征建康,攻破建康,“挟天子以令诸侯”,命令各地要向自己进贡。

这一下惹了众怒,各国组成联军,名义上讨伐春王,实际上把路过的通国疆域据为己有,烧杀抢掠无所不作,最后再击败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