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0年,一月。
随着春节的愈发临近,咸通十年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尾声。
就在大唐上下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下,户部尚书夏元吉向李佑正式提交了未来一年的财政预算。
因为应用并推广了近代财税观念的缘故,如今的大唐已经有了完备且可靠的财政支出制度,渐渐摆脱了传统的封建王朝那种粗放式的模式。
根据夏元吉的计算,咸通十一年,也就是明年,凭借着初具规模的工商业,北直隶、河西、北海、海西、江东四省将会给朝廷提供总计两千多万两银子收
而这还仅仅只是初步的估计,若是加上商部直属工商业的利润分成,明年的收益将会超过三千余万两白银。
对于那些传统的中原王朝来说,这笔海量的税银就极其令人震惊了,而能够征收到如此巨量税银的新唐,必定也会令他们感到畏惧。
但是对于刚刚才摸到‘工业化’大门的大唐来说,这点钱却是远不够花的。
虽然大规模的战事已经停歇,但是庞大的军公教团体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整个大唐的财政支出远远超过了收入。
根据夏元吉的推算,咸通十一年的财政缺口,将达到恐怖的一千四百万两,甚至更高!
这样一笔数字对于初生的大唐而言,绝对是个巨大的财政窟窿,纵使李佑拥有平台这个大BUG,这么大的缺依旧让他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这么大的缺口可不好解决,哪怕是大唐的商品远销海外,大规模的进行掠夺西、南欧各国的财富,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想要再获取海量的财物就需要另辟蹊径了。
巨大的财政缺口,迫使李佑必须尽快找到一条新的赚钱方式。
想要弥补这么一个天文数字般的亏空,光是靠对外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李佑必须要尽快找到一条新的赚钱方式。
而什么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填补上财政上的缺口呢?
想着想着,李佑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曾经那段让毛文龙带队出门‘零元购’的时光。
想起那段时间,毛文龙源源不断送回福禄镇的钱粮物资,李佑的嘴角不由的微露出了一抹饱含深意的微笑。
放下奏折,李佑随手拿起了桌边铛轻轻摇晃了几下,就在铃声响起的同时,门外便响起了一阵清脆的脚步声,随即房门便被人从外推开了,“殿下。”
“老沈,把于先生给孤请来,孤有事与先生商量。”
李佑抬头看去,发现推门的人是沈剑星后,当即点头吩咐道。
经过这一年多来的历练,沈剑星已经深刻明白了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所以他并没有多说一个字,“诺。”
沈剑星毕恭毕敬的抱拳退了出去,并轻手轻脚的将房门合上。
刚刚走出房门,候在外头的两名锦衣卫校尉便凑了上来。
“快去内阁,把于相公请来,殿下有事与相公商议。”
“诺!”
这两名锦衣卫校尉拱了拱手,转身便走出了院子,准备离开秦王府去内阁请于谦前来。
待那二人离去后,沈剑星的脸上又恢复了淡漠的神色,闭上眼睛默默矗立在书房外。
身为殿下的贴身近臣,他已经渐渐习惯了每天闭目站在书房外,默默等候殿下召唤的日子。
不知不觉,半盏茶的功夫悄然流逝。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廊下传来,沈剑星睁开双眼望去,发现来者正是大唐宰相兼兵部尚书于谦。
只见于谦神情淡然,迈步缓缓向他走来。
待于谦走到近前,沈剑星躬身行礼:“下官拜见于相公。”
“沈侍郎不必多礼,”于谦拱手回了一礼,随后推开了房门,“臣,兵部尚书于谦,参见殿下。”
因为内务部在上次南征立了大功的缘故,所以李佑趁着寇准还在江东省没回来的功夫,随便找了个由头把被他下令褫夺的‘左侍郎’之位又还了回去。
虽然内阁的诸位相公对此颇有微词,但自家殿下的明旨都下了,他们也不好再出言反驳什么,毕竟总不能朝令夕改不是?
吱拗......
随着一声轻轻的关门声,于谦跨过门槛后,顺势坐在了右首第一张椅子上。
沈剑星则站在门外静候,闭上双眼默默等待着殿下的传唤。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房门被缓缓拉开,伴随着一阵暖风于谦皱着眉头缓步走了出来。
看到站在门外的沈剑星,于谦的神色显得很是复杂,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沈剑星顿时心底升起一丝疑惑。
于相公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怪异,难不成自己出了什么差错?
不过沈剑星也不敢多问,只是拱手行冲对方了一礼,便再次低下了头。
“老沈,你进来。”
于谦刚刚走出院子,屋内的李佑再次出声召唤起了沈剑星。
“殿下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