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怡红院的事算是暂告一段落。
而陈知山穿越之后的第一个年,也莫名其妙过去了。
不过还好,第一个年里,除了不顺心的事情之外,其他都是顺心的事。
而目前最让他高兴的就是,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幽河县同样几个村子的路,都成功被翻新了一遍,而且还拓宽了几倍,宽度几乎和官道相同。
从过年前到过年后,这条路一直都在动工,在近千人的努力下,八条大路已经齐齐整修好了。
最让陈知山无语的话,路才刚刚修好,还没通车呢,那些商贩就已经开始在道路两边搭起了帐篷,开始做起了生意。
我去,见缝插针还真是古往今来的伟大传承啊。
陈知山叹了口气,本来他还想举办一个轰轰烈烈的“开路仪式”,以此来提高自己在那些村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结果现在倒好,这些人都开始在路上经商了,这特么还有啥仪式感呢?
不过陈知山也没办法,路本来就是个百姓用的,现在别说在路边经商了,哪怕他们躺在路中心睡觉都行。
同时这路不是朝廷拨款,而是县衙自己给钱。
前期的施工费就花了两千多两,而真正的大头却是养护费。
开荒其实是最容易的,后期养护就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就凭县衙那些钱,根本就养不起。
于是,陈知山就制定了一些“道路法。”
路,要收费,并且公开收费标准。
百姓路过免费,而车马等大宗商品过路就要收费。
另外陈知山还打算在道路两侧都建起商铺,商铺后面又可以再建民居,争取做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这样,不仅能加强村子和县城的联系,更能在不知不觉间,扩大幽河县的疆域。
而且,他还要规划好区域,哪个地方卖什么,井然有序,决不能像后世一样,商铺杂七杂八,商人想买什么全靠运气。
只要把每一片区域规划好,那百姓在逛街的时候,就能更简单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