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刚刚发生的一幕让二女儿哽咽在喉,开车回省城的路上思绪万千,耳边又响起老太说得“没有帮助盖房之类的话”,当时弟弟夫妇两个也一起响应,说是自己挣钱盖的房子没有用别人的钱。即便之前给钱盖房是应该的,就这么毅然决然的否定又怎么说呢?
岁月冷酷,诚实纯朴被无情冲走,污泥浊水将无数生灵浸染变质。
想起小时候,虽然贫穷落后,还生活在父亲家暴劣行阴影下,可五个兄弟姐妹与母亲一直情感相依,同舟共济。
春天跟着母亲去地里除草挖野菜,夏天去村边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捉鱼虾,天气炎热的晚上,蚊虫叮咬,母亲总是手摇着蒲扇,扇过来扇过去,燥热中驱走蚊虫,带来丝丝凉意,让孩子们安然入睡;秋天,总能让孩子吃上香味扑鼻鲜嫩无比的玉米棒子与嫩花生;入冬前,熬夜纳鞋底缝制出一双双棉布鞋,天冷前及时给孩子们暖住双脚。
每个节日总能想出办法给孩子们带来惊喜:二月二崩豆、庙会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腊八粥、过年的饺子,孩子生日的长寿面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月里,这些节日成了孩子们一份喜悦的期盼,母亲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平日里,做好一日三餐,母亲总是坐在木门槛上说“你们先吃,我喘口气”,看着孩子们有滋有味的吃着粗茶淡饭,菜盆里剩下不多的菜底了,才坐在小板凳上,端碗起筷心满意足地吃着剩菜底儿。
那时,老太压抑中不失慈祥,面对暴虐的丈夫,她把苦水吞进肚里,面对亲生儿女,她充满慈爱。多年悲惨的生活教会她坚强的默默承受着期盼着,总是寡言少语、有条不紊地忙忙碌碌,抚养呵护着五个孩子成长。
父亲是笼罩在孩子头顶上的乌云,随时就会有疾风骤雨倾泻,孩子们心中可怜的一丝来自母亲的温暖瞬间被冲刷浇灭。
父亲没有能力养家却有本事制造恐怖氛围,动不动就扭头暴筋,大发脾气,暴露出自私狭隘、分裂偏执的兽性。为饭菜咸淡都能大骂一通,为夫妻间产生意见分歧摔盆碎碗,为缺钱少物咳声叹气,经常闹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孩子们则吓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
后来想到这可能是母亲总等饭菜快吃完才来吃的根源之一吧,当然,干在前吃在后,是母亲自幼养成的习惯。
见惯父亲的暴虐,五个子女自幼心向母亲。每每遇到父亲发火,母亲沉默不语,孩子们也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天,二女儿考上了县城最好的一中。一次回家看到父亲又乱发暴脾气,就鼓足勇气第一次与父亲讲道理。
“爸,有意见好好说出来,让妈下次注意就行了,何必大呼小叫发火呢?对你自己不好,大家也跟着难受”。父亲像不认识一样,怒目圆睁,对这个有了文化胆敢来教育自己的女儿嚷嚷,“你不要以为学了点文化就敢来教训我!你懂什么?”。
虽然遭到父亲训斥,但二女儿并没有气馁,生气之余坚信自己的做法。下次遇到父亲发火,依然去讲理。
“发火能解决问题吗?一家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
一次次下去,父亲的气焰竟然越来越小。后来,听了女儿的劝说也不再吭声,似乎接受了。
贫穷是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无尽止的愚昧折腾。物质匮乏加上精神的折磨,百倍地加重了家庭的苦难。
二女儿挣钱后,直接把工资交到母亲手上,任由母亲做主支配,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母亲的家庭地位。
后来父亲性格的改变有岁月磨蚀与迫于长大子女的反感压力,关键还是二女儿把工资直接交给母亲当家做主,没有把父亲放在第一位。
意识到家庭地位的变化,很顽固的执拗脾气,竟然也慢慢变得温和起来,直到后来反倒经常被母亲数落而不吭声。
金钱是万能的。手里有了钱,母亲的腰杆硬起来了,由害怕到反抗再到蔑视,大概经历了五六年时间吧,由多年的牛马不如彻底翻身做了主人。
二女儿就事论事,遇到父亲做法不对才会去理论,而有了二女儿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后,母亲则理直气壮直接蔑视这个暴虐多年的丈夫。
钱在手,不高兴就不给花,看来金钱有治愈暴虐的疗效。
二女儿看到家里父母地位的转变,想到母亲还是有一手的,只要条件具备,她就能反败为胜。
父亲的暴虐与父母的不和给一贫如洗的家庭留下了无数祸根,风雨飘摇的家庭无力抵御任何灾难。
好在,争气的二女儿带来了曙光,使黯淡悲苦中浸泡多年的母亲终于有了女儿这个强有力的依靠。
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能做推磨鬼
无论有钱还是无钱,这个家庭似乎永远看不到消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