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是没想过,平西王是在装病,可但凡有一线希望,谁愿意去承担最大的风险?
整个国家都是太子一人扛在肩上,太子当然希望风险越小越好。
可她并不确定这样就是对的。
只能寄希望于赵小乐,他能给出最佳的方案。
其实,放了吕青白,对赵小乐来说很容易。
一点风险都没有。
他也不担心掌控不了吕青白。
吕青白能活下来,是因为赵小乐和十方行者做了一次交易,宰相的位置给赵小乐,但吕青白不能死。
现在,吕青白每天待在西厂,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也能说得过去。
就是养了一个闲人罢了。
放掉他没问题,问题在于,平西王根本没有病危。
他依然牢牢掌控着平西王府的大权,这个时候放吕青白回去,也没有作用。
而且,十方行者特意送了书信告知他,魔伲教渗透了平西王府,如果他放吕青白回去,吕青白不是路上丢掉性命,就是会选择逃往其他地方。
根本不可能回到平西王王府,也不可能拿到平西王府的大权。
反而朝廷会因为误判局势,从而丢到滁州。
那个时候,话语权也会再次回到三皇子手里。
以前想搞乱景阳的是吕青白,后来他发现自己就是个弟弟,现在是三皇子和皇后想搞乱国家,他们吃不到锅里的饭,就想掀桌子。
赵小乐当然不可能让这种事儿发生,然而,还没等他开口,王元冷笑一声,便已经抢先说道:
“殿下,下官手上有一封平西王的书信,信中,平西王甚是想念自己的儿子,还在信中说道,平西王府恐后继无人,国家如今危急至此,皆因镇国候所致!”
“殿下若是能处置镇国候,为他出了这一口恶气,那他就可以保证,整个番地的军民,将无不披麻戴孝,以身许国,虽万死而不悔!”
这话说完,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乖乖类,王元这是豁出去了。
如今这京城,还有什么人敢对镇国候说三道四?
也就王元了吧?
不过,人家也不是有勇无谋,反而是有理有据的要挟太子和镇国候。
谁不知道,镇国候和太子穿的是一条裤子。
处置镇国候,就等于是让太子自废武功,她怎么可能愿意?
可妙也妙在这里。
王元要挟得太是时候了,正是国家最危急的时候,而且他在赌。
太子和镇国侯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那么亲密无间。
如今镇国候功高盖主,太子不可能没有打压他的念头,纵然这一次,太子没有同意处置,或者象征性地处置了镇国候。
也必定导致两人之间产生嫌隙。
这可真是一箭双雕,步步为营的一招阳谋啊!
那封信被太监呈递了上去,太子看完之后沉默了,换成别的人,太子可能还真的要处决了他。
可这个人是赵小乐,太子不可能下这个决定,先不说能不能处置他。
就算丢了半壁江山,只要赵小乐在,她依然能坐稳剩下的半壁江山。
反而,三皇子等人一旦小人得志,她肯定活不了。
太子非常清楚这一点,他看向赵小乐,“镇国候,你的意见如何?”
闻言,所有人都看向了赵小乐。
王元更是一脸冷笑。
李林等人则不敢吭声。
赵小乐缓缓开口道:“若是能有利国家于寸许的功劳,本侯何惜这点七尺之躯?”
“本侯只是担心,纵然放了吕青白,而本侯也跪地伏诛,与朝廷却无益。”
王元冷笑一声,“镇国候,你放心好了,只要你辞官还乡,我保证能让燕兵自己退去,否则,愿意被殿下千刀万剐!”
王元说得信誓旦旦,不由得别人不信。
见太子沉默。
一些三皇子余党的官员们,顿时开始兴奋起来。
看来,太子真有罢黜镇国候的意思。
如果镇国侯真的失势了,那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谁还会怕他?
于是,不少官员也纷纷上言,“殿下,王大人所言不错,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为上上之策。”
“望殿下听从王大人的建议!”
“望殿下听从王大人建议!”
“……”
许多官员跪倒劝谏。
他们浑然忘记了,就在刚才,他们还想着如何抱太子和镇国候的大腿。
因为三皇子的腿,似乎……又有希望接上了。
看着跪地的官员,太子心中恼怒。
放了吕青白没问题,可处置赵小乐是为了什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帮人依旧是狗改不了吃屎,还是那帮德行。
竟然在这个时候再次落井下石,逼迫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