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赛的热度持续不减,百姓们多了一个寻乐子的去处,商户们又多了一个赚银子的法子,可谓是皆大欢喜。
擂台赛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才在众人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帷幕,那些凭借擂台赛一战成名的人也迅速成为了明州府的红人,街头巷尾都是关于他们的江湖传说。
赛事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一些看到了其中商机的商户们并没有结束的意思,他们向官府申请保留广场上的擂台,不仅如此,他们还希望可以出资租借一个台子用以活动。
这样的情况在以前从未有过,毕竟商
户们若想求官府办事,哪会正儿八经地打申请呢?此外,那些擂台在规划之内是要拆除的,杨同知不敢擅专,把此事呈到了知府面前。
临近开春,崔维桢愈发忙碌起来。
河渠上的工程需要抢在春种之前完成,一方面是服劳役的百姓需要返家耕种,另一方面是河渠早些疏通竣工,百姓们的耕种灌溉就能更加便利。
服役的百姓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上下一心,施工的效率极大提升,按照这个进度下去,抢在开春前完成工程是毫无问题的。
只是忙乱起来总是容易出现
很多问题,因此崔维桢大部分都待在河渠上,偶尔得空了才回府衙处理机要。
杨同知便是这个时候来的。
“下官深知大人您日理万机,轻易不敢打扰您,只是此时下官实在不敢擅自做主,便呈至大人您案前,请大人定夺。”
崔维桢接过申请书,仔细地看了起来,紧皱的眉头微微一松,笑道:“此乃好事。此事不仅没有违背广场创建的初衷,还大有裨益。如今商户们能够自谋发展,宁国夫人也能少操一些心了。”
说到最后,他甚至打趣了一句。
杨同知顿时知道
了他的态度,知道如何处置之后,心里也宽泛了起来,笑着说道:“大人和夫人心怀百姓,乃明州府百姓之福啊。如今明州府百废俱兴,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完全看不出去岁曾遭遇过水灾。这一切,全都是大人您的功劳啊。”
崔维桢笑着摇了摇头:“你少给我戴高帽子,此非我一人之功也。最近大家都辛苦了,你通知各部,等到春种结束后,每人奖励一个月的俸禄。”
杨同知顿时喜上眉梢,虽然他是同知,但每个月的俸禄都是有数的,也就将将能够养家糊口罢了,如今意
外得到一笔俸禄,自然是喜不自禁的。
他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大小官吏了。
他笑盈盈地说道:“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肯定很高兴,只不过李户书怕是要不高兴了。”
“李户书啊……”提到他,崔维桢也免不得摇头感叹,“他就是个钱篓子,银子进了他的账,想取出来可不容易。”
大概管钱财的都是貔貅转世,只进不出吧。
当然,这些都是蓁儿私底下的吐槽,崔维桢下意识地想起来,自然是不会在部下面前说这些有损形象的话。
不过,也真的很形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