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下了城池防御体系的大致基调后。
由于我现在大部分的钱要留着筑城,即便是有骨瓷、白糖等等别家没有的特产为我创造巨大的利润,也有铸钱工坊为我铸造大量铜钱,可是要建造这么一座城池,花费将会非常巨大。
所以我权衡再三,决定筑城并不急在一时,优先拨出两万贯作为启动费用,待具体位置选定后,将在这个冬日发起谱请役优先将地基等硬件做好,然后待来年春种后再发起谱请,完善城池。
预计要发起三次谱请,也就是本次冬日、来年夏日、来年冬日。争取来年冬天在新城过新年。
接下来便是常备军势的改组。
由于肥前备八百余人的小队脱胎于西班牙方阵,在战场上数次暴露了非常严重的问题,那便是展开速度太慢,同时这么大的阵型,在追击作战中尤其是山地作战,局限性太大了。
于是我参考莫里斯方阵,并且改组如今日本的军势构成,以及采用后世军、师、旅、团、营、连、排的编制。
将肥前备军势全部打散,以每150人的规模为一个满编的连级别单位,每个连配属一位足轻组头,称小队。
五个连级别单位750人组成一个营级别单位。同时配备一位足轻大将,称大队。
铁炮队同样打散,必要时可集中使用。
每个营级别大队750人中至少五十人是铁炮足轻。
列阵时长矛兵在前,铁炮队在后,并且把方阵的纵深进一步缩减为十列。
但是作战中,根据地形情况长矛兵为5-10列,火枪则是3-5列。
这样就每个营级别单位同原来肥前备每个队一样行动,以最快的速度让士兵熟悉起来。
同时全部常备依然称之为肥前备,一个备满编五个大队总数3750人,加上战场急救队等乱七八糟的后勤人员,基本在4000人上下。
在实际野地作战中,一个备队作战阵型分为几种。
此外我又以我粗浅的军迷知识再次创造了几种阵型。
首先是棱形,总体交错展开,第一排两个大队、第二排距离第一排五十米左右中间列一个大队,最后一列两个大队左右距离最远。一如古罗马军团的交错阵型。此阵型一般用于防御作战。
五个大队根据地形形成三条阵线,其中一二线之间距离要达到50米左右以满足机动转向,二三线距离翻倍。
第二种阵型可以理解为楔形,五个大队从左往右排成一条直线,然后中间的大队率先前进,然后其余大队依次跟进,形成一个八字形的楔形。此阵型主要用于进攻作战
第三种则是属于斜击阵型。同样用于进攻作战。
接战时,以大队或者小队为单位,每个小队或者大队后方的铁炮足轻前进到长枪队的两翼或者前方进行后退射击或者前进射击,即每列铁炮足轻前进开火后右转从间隔返回最后一列装弹,前进射击则相反,第一列射击后,原地装弹,最后一列的铁炮足轻前进至第一列前面,射击,如此反复。
这样可以最大化提高火力宽度和开火效率,还能保证来自铁炮的打击连绵不绝。
另外一项重要的改组便是军事术语和指挥术语的标准化。
由于招募的常备大部分都是招募的流民,来自天南海北,在数次大战时已经被发现管理和指挥上的困难,虽然不影响大局,但是依然会有一部分影响。在新的命令术语的规范下,所有的人都要接受相同的命令词汇,实施相同的操练,使用相同长度的长枪以及同样口径的铁炮。
最显着的术语如突击,日语的三声虎发音很难听,来自各地的人口音也不尽相同,被我改成汉语发音“虎!虎!虎!”。再比如防御,大将下达防御命令后,要齐呼三声汉语发音“御!御!御!”。进攻时,要齐声三呼“攻!攻!攻!”。
当然这些只是最简单的口令,我又在原有的指挥体系中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完善了旗语和灯语。
而从原来肥前备改组中多出来的五百人,则是另外组建一个新的军团,称筑后备。
但是没想到我刚刚宣布这样的决定,作为肥后的旗头千叶胤诚的强烈反对,包括菊池则直、阿苏兴惟甚至一直以来知进退的锅岛直茂在内都大为不满,强烈要求组建肥后备。
这让我大为头疼,你说现在我又要筑城,又要扩充常备,就是这几年有了一点可观的积蓄,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一下子扩建两个常备,我去哪弄那么多的钱!把我卖了都不够。
但是也不能驳了这些人的热情,于是乎我和众人低声下气的商议,终于也是说服了他们,采用了折中的方案,把肥前备改组剩下的五百人再度打散,成立筑后备和肥后备。
再从肥前备抽调五百人,分给筑后备和肥后备。
肥后备和筑后备每个备队分得500名老兵,以这人为骨干,再度进行招募。
然后每个备再分别成立为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以250人老兵为骨干,招募至满编750人。
最终结果也就是我的常备被扩充为三个备,分别是:肥前备满编五个大队近4000人,肥后备两个大队1500人,筑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