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中军大帐,周咏和两个总兵一同站台。
叙说了一遍战场情况,宋世恩站起来,“诸位兄弟,胜败在此一举,禁卫一万骑军,将决定大明和鞑靼人国运。经此一役,鞑靼人将彻底激发大明的怒火,国势正隆,文武齐心,洪武、永乐两朝二百年后,鞑靼人必将再次迎来大明雷霆般的报复。”
没人退缩,轰隆一声盔甲碰撞声,齐齐躬身,“我等愿随大人奔袭,振我国威,扬我幼军之名。”
周咏向前一步,“好,老夫两次与禁卫同阵,朝中若还有人说勋贵不堪一战,老夫定撕烂他的嘴,幼军之名,煌煌烈焰,禁卫必胜!”
宋世恩再接过话,“此次奔袭,八成胜返,若回程不幸遇到鞑靼人阻击,将会全军冲阵,而后片刻不停。生死由命,本官将会留下绝笔,请诸位兄弟同留,半个时辰后交给周大人,他将替大伙保留到胜利回归之日。”
连李铭诚在内,二十六人立刻出帐去准备。
三人望着一堆年轻人离去,均怔怔地出神,周咏向宋世恩郑重拱手,“说实话,老夫和两位总兵冒了很大的险,为了大明,为了辽东四百万百姓,宋提督受累了。相信家兵会奋勇护卫,万一有所折损,老夫一力承担,回京向陛下和公侯请罪。”
宋世恩在桌上展开一张纸,三言两语就完了,听了周咏的话,轻笑一声,“周大人,随你,活着自然是天大的功劳,死了我也管不着,反正史册中会有那么一页,不会难听。”
“提督豪气!”
宋世恩把随手写的一段话递过去,“宋某绝笔,儿女情长都是扯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也许过段时间,你们还能看到不一样的兵书,嘿嘿!”
周咏刚坐下,接过看了一眼,又蹭地一下弹起来,“提督大才啊,何止豪气,我辈楷模,这是全篇吗?”
“不是,随手两句,凑一起听听得了,听懂的自然会听懂。”
戚继光和李成梁都有点墨水,凑近看了看,也同时惊讶。
宋世恩投机取巧,《临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戚继光摇摇头,“宋提督出征在即,为何如此悲壮!?不吉利。”
“哈哈,就是随口一说。”
……
黄昏时分,周咏带着二十七封书信离开,宋世恩再次聚将。
这次不仅李戚两家四人在,努尔哈赤和布库录也在,他们更好,听命令就对了。
宋世恩将率领亲卫打头,随行李如梅带辽东一千人,负责探路引路,努尔哈赤、布库录自领所属武士勇士跟随。
李如樟带辽东两千、蓟镇一千,紧随其后,戚祚国、戚昌国为辅,同时牵空鞍的战马驮物资。
后面禁卫两千人一队,老规矩,张维贤、顾承光、朱鼎臣、邓绍煜、吴国尊各领一队。
……
万历八年十月十二,寅时。
东昌堡的边墙城门大开,宋世恩当先跃马而出,后面一万六千人,近两万匹马轰隆隆跟上。
巳时,第一次休息的时候,已跑出七十余里。
原始榆树疏林草原,榆、栎、黑桦、胡枝子、沙柳等,一闪而过。地上干黄的羊草、针茅、隐子草、碱草、花苜蓿和差巴嘎篙等,密密麻麻。
山地丘陵地带,杨、柳、榆、樟子松、黄柳等乔灌木一眼望不到边。
一切,都那么亲切,迎面吹来的风,甚至都有一股熟悉的温暖。
没有碰到任何鞑靼人,零星的都没有碰到,开道的一千斥候很轻松。
晚上戌时,奔跑一天,休息四次后,斥候带领来到一处树木密密麻麻的山林里隐蔽休息。
当宋世恩看到斥候美滋滋请功的地方,差点笑出声,大青沟嘛,不好意思,来过。
清冷的夜色下,树林里的战马身上升腾着热气,一眼望去,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林中有小溪,将士们喂马吃干粮,找背风的地方各自休息。
大青沟北面的出口,几名主将又聚集起来。
一处大石头背风处,点了根蜡烛,宋世恩指着放大的局部图布置任务。
“我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叫大青沟,正北不到二百里,就是西辽河,西北大概二百五十里,就是西辽河与西拉木伦河汇集之地。
据斥候所报,鞑靼人集结的粮草就是从河流汇集地开始,沿西辽河向东二百里,本官把这地方暂时叫通辽。
先说一下地形,出大青沟,东面有无数的水泡子,科尔沁在此地放牧五十余年了。西面就是察哈尔的几个部落,过河再向北五百里,就是图们汗黄金汗帐所在的圣城。
本官计划由西向东、由远及近,不过河,与我们回程顺路,省得折返跑。
今晚让人马好好休息,明日辰时以后再出发,一来进入险地,随时保持战斗状态,二来北面比较好走。
明晚天黑后西拉木伦河三十里外集结列阵,晚间趁着月色,开始掩杀攒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