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麟是国立北洋大学堂的前任校长,抵达京城,迎接他的乃是北洋教育总长黄郛。黄郛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测量局地形科,后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
辛亥革命后,黄郛与赵天麟不同,转而投奔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遭到袁世凯通缉,逃去美国,等1915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才回国。与北洋中人交往日多,之后被徐世昌任用。
见到赵天麟,黄郛忍不住盯着这位已经颇有名声的法学博士多看了片刻。赵天麟与黄郛差不多同时出国留学,现在赵天麟已经是东北政府重要的教育以及外交的大人物。在北洋人物中,赵天麟的名望地位都不是北洋文官可比。
就见赵天麟容貌文雅,举止沉稳。书卷气与身居高位的历练,竟然没几个北洋人物能比得上,心中不免有些羡慕,叹道:“赵兄此行,大总统与总理甚为期待。车已经备好,请赵兄随我前去。”
赵天麟见黄郛也是一表人才,却没有东北政府各个厅局长那种久经历练出来的沉稳。给人的感觉是颇为文弱。便答道:“劳烦黄总长了。”
一路上赵天麟心中考虑的都是如何与徐世昌与段祺瑞交流,黄郛见赵天麟镇定自若,竟然说不上话。心中更有些自卑。
到了铁狮子胡同的总统府,已经有军官在门口迎接,赵天麟进了总统府。黄郛连配坐的机会都没有,让黄郛心中着实遗憾。虽然赵天麟只是奉系的一名官员,官方级别还在黄郛之下,然而真正的身份地位完全想法。黄郛只觉得心灰意冷,认定这北洋政府也没几天了。
总统府内,徐世昌迎接了赵天麟。两人谈着共同认识的北洋旧人,发现那些人现在混得非常一般。徐世昌正感慨间,段祺瑞就赶到了。一番问候之后重新落座,赵天麟看了看旁边的侍卫,段祺瑞便让侍卫们暂且退下。
赵天麟这才将何锐的安排告知给徐世昌与段祺瑞。侍卫其实守在门口,透过窗玻璃能看到屋内三人说着什么,徐世昌神色越来越凝重,段祺瑞甚至站起身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走动起来。等段祺瑞坐下,隐约听到段祺瑞大声怒道:“何老弟竟然要将国家陷入战火,他就不在意生灵涂炭么!”
徐世昌说话声音始终不大,只看到他在说些什么,等徐世昌说完,赵天麟又向段祺瑞说了些什么。之后段祺瑞又站起身背着手继续来回走。
卫兵不敢多看,又在门外恢复了立正站岗的姿势。
此时屋内的段祺瑞又气又急。他的确被何锐的行动计划震惊到了,本来段祺瑞以为何锐打完日本就会消停,不成想何锐竟然要继续挑战列强,还不是一个列强,而是要干掉在塘沽的外国驻军。那可是诸多列强根据庚子条款派遣的驻军,何锐这是一次要得罪所有列强了。
而质问赵天麟,赵天麟竟然用他始终温和文雅的声音答道:“这些年根据统计,每年冬天,上海一地每天收容的冻死的人就有两千,江浙大城市也好不到哪里。京津这两年好了一些,也是因为1920年大旱,近千万北方灾民逃去东北,北方的穷人数量暴减。这才少了许多死亡。以中国当下局面,民众难道不是天天都在生灵涂炭么?”
便是段祺瑞,遭到这样的反问也真的脸上挂不住。而且赵天麟所说的还都是真的,尤其是北方这两年因为穷人都跑去东北求生,没了那些赤贫,显得乡里日子好过了些。段祺瑞原本还真以为是自己治理有方,被赵天麟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事情并非如段祺瑞想的那样。让段祺瑞更是端不住面子。
徐世昌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徐世昌能够左右。索性问道:“赵厅长,何老弟派你前来,到底有何打算?”
赵天麟就将何锐的计划中,关于北洋的部分告知给徐世昌。徐世昌此时也没什么好惊讶的,只是追问:“赵厅长,何老弟真的要做到这个地步?”
赵天麟语气依旧温和,“大总统。此战是为国家而战,哪怕再凶险,也得打下去。列强在塘沽驻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时刻能威胁京城,推翻政府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塘沽的外国驻军必须歼灭。歼灭这些外国驻军,就必然要与列强起冲突。何主席只是不肯掩耳盗铃罢了。”
徐世昌已经不太怀疑何锐的真心是要振兴中华。这些年,国内希望取消租界,恢复主权的声浪越来越高涨。在何锐痛击日本之后,虽然大量激进青年前去东北投奔何锐,让关内稍显清净。但这股民意已成,徐世昌非常清楚。
只要是反对外国人在中国横行跋扈的,都认为何锐有能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何锐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形象,也不能违逆了这股民意。
最终徐世昌说道:“那么何老弟是觉得我等老家伙还可一用,才派赵厅长传话。”
赵天麟微微一笑,“何主席知道两位爱国,所以派我前来请两位参与到这番事业中。”
段祺瑞按捺住不快,坐回位置上,“北洋兄弟们呢?他们中有些人心中不安,何老弟就不在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