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当初定下的规矩
自从陈江海的事业越做越大,作为父亲的陈立业这个想法就越来越强烈。
虽然他嘴上一直没说,可是在心里又怎么会不因为这个儿子而感到骄傲呢?
自己的崽如今成了大人物,有多少钱暂且不说,光是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华夏,在国外也有了名气。
以至于很多原本在新闻上才能看到的人物,都纷纷前来拜访,而且一个个姿态都放得很低。
每每看到自家儿子与他们谈笑风生的样子,陈立业心中那股得意劲儿就别提了。
这可是他老陈家的儿子!
整个村,整个县,乃至整个省里,也就出了这么一个人物。
不仅是享誉华夏,在整个世界上都有了相当的名气和威望。
况且,陈江海发达之后也没有忘本。
他还拿出真金白银帮村里做了那么多的事,带领整个陈家村的村民发家致富,让每一个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绝对算得上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名流清史或许还谈不上,但绝对可以写进族谱,甚至是当地县志。
陈立业打定主意之后,立马把电话打给了两个兄弟,二弟陈从军和三弟陈建功。
听到大哥陈立业的想法,两个兄弟立即就表示了强烈的支持。
实际上,如果不是陈江海做事向来低调,兄弟二人恐怕早就把这个想法提前提出来了。
实在是他们不想给陈江海惹麻烦,所以一直把这个想法憋在肚子里,只想着等再过些年,然后找机会提一提,看看陈江海究竟怎么个说法。
反正如果陈江海有异议,他们两个做叔叔的也绝对不会坚持。
跟陈江海唱反调这种事,他们还干不出来。
毕竟陈江海虽然是侄子,可是在他的面前,无论是陈建功还是陈从军,都摆不出长辈的架子来。
可是现在大哥陈立业主动提出来准备回家重修祖坟,兄弟二人便有了底气,自然表示绝对的赞成。
他们可是很清楚,别看陈江海如今拥有了如此高的地位和财富,但实际上非常孝顺。
陈立业的话他不可能不听。
于是三兄弟约定,回陈家村细细商量,看看祖坟究竟要怎么修,然后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
第二天一大早,陈立业跟妻子打了声招呼之后,直接坐车回老家了。
当天中午的时候,三兄弟就在村子里碰了面。
老二陈从军将大哥和三弟接到了村子里的农家乐招待。
现在陈家村的农家乐发展的越来越好了,虽然比不上上次陈江海去的那家高档农家乐,但是规模和服务,以及相对应的配套设备都是很好。
而且,它面向的是大众,做的都是当地别具风味的农家菜,相当的地道,价格也比较亲民。
很多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其实就是想要体验一把这种朴素纯粹的农家风。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是奔着陈江海而来的。
大家都想要看一看陈江海出生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甚至一些做买卖的生意人,干脆就是想来沾一沾喜气。
在他们看来,小山村里能够孕育出陈江海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是人杰地灵的所在。
如果陈家村未开发之前,或许这些人就算是来了,也会比较失望。
毕竟之前这里实在是太穷了。
用穷山恶水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现在,经过一系列的打造之后,所有的游客都一致认为,这样的好地方能够出现陈江海这样的人物反倒是在情理之中了。
总而言之,慕名到陈家村旅游的人很多,农家乐也是必须打卡的地方,加上价格合理,味道也正宗,买卖当然很红火。
要不是陈从军提前留好了一个包间,即便是他来了也未必有这样安静的位置供三兄弟谈正事。
这也是陈江海当初定下的规矩。
哪怕是作为管理者的陈从军本人,也不能享有特权。
需要用包间,必须得提前预定。
一开始,陈从军多多少少还有些不太理解。
可是农家乐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他便不由得赞叹起陈江海的先见之明。
正是因为连他这个做二叔的农家乐实际管理者都没有特权可言,其他那些打招呼的关系户也只能有样学样,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了。
陈立业和陈建功看到这一幕,欣慰的同时也不由得感慨起来。
“咱们村子的变化是真大呀!谁能想到,有一天咱们村子也能发展成人来人往的地步。”
陈立业忍不住说道。
陈建功也点了点头:“最重要的是,现在咱们村子的人,变化也很大,一个个精神抖擞,穿着打扮时髦,大姑娘小媳妇尤其如此,还戴了各种金银首饰,一个比一个爱打扮,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