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现在的粮价已经这么高了吗?”
一个妇人问道。
那掌柜看了看外面的天,语气也有些无奈,“谁说不是呢,现在半年多没有下过雨了,没有新粮产出,粮价自然是涨的。”
别看街那头的周家粮铺比自家便宜,可他们往粮食里掺泥巴和石子啊。
几个妇人面露难色,她们原本是想多买些粮食的,可现在粮价太高了些。
说不定再等等,粮价会降下去。
犹豫了会儿她们一行人还是走了。
掌柜叹了口气。
现在这年景只怕粮价还会再往上窜一窜,哪里会降下去?
刚想转身进店就看见角落里的母子俩。
掌柜问道,“这位夫人是想买粮吗?”
南枝点点头,她问过王管事,这镇上只有这家粮铺是最划算的。
看了半晌南枝最后买了四十斤黑面,半斤盐,一斤油,十斤陈米,四斤白面。
最后她们娘俩的家当加在一起只剩下了一百五十七文钱。
掌柜看着南枝娘俩的穿着也知道她们家境必然不怎么样,悄悄看了看四周才小声说道。
“这位夫人,我多嘴一句,能屯粮就多屯些吧,这粮价还得往上涨的,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
听了掌柜的话南枝愣住了,现在才刚开始吗?
又买了红薯和土豆各十斤南枝才道了谢赶着驴车走了。
临走前她还不忘把买的那些个细粮藏在背篓里,又在最上面那层盖了婆婆丁和红薯,最后拿了块破布盖上。
任由谁看了也只当南枝和狗儿娘俩是买了一背篓的红薯。
出镇前南枝还去了趟肉铺。
现在天色已经开始泛着些青色,肉铺的东西也都卖了个干净,只留下几根剃的干净的骨头在边上放着。
看了那棒子骨头南枝眼睛一亮,最后用五文钱买下了那几根骨头。
买完了东西南枝连忙赶着驴车出了镇上。
她要赶在天色黑下来前回到梨花村。
粮铺掌柜告诉她,这几日出了几起抢粮伤人的事,让她带着狗儿小心些。
导致南枝一路上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生怕遭抢。
好不容易回了村天色已经暗了下去,一路上也没有碰见几个人。
回家放好了东西南枝才又去刘大娘家还了驴车。
两人约好了第二天一大早碰面南枝才带着狗儿出了刘大娘的院子。
“阿娘,我们回家了吗。”
狗儿揉了揉眼睛,带着困意的问道。
“我们去里正爷爷家。”揉了揉狗儿的小脑袋,南枝轻声说着。
今天一下午狗儿跟着自己四处跑,还没有吃上东西,她倒是心疼的想抱着他走,但是现在自己走路的时候肩膀上的衣料磨着伤口还疼的很。
“狗儿,你在家等阿娘好不好,阿娘一会儿就回来。”
狗儿摇摇头,“不要,我要跟阿娘一起。”
一大一小的走的快了些,里正家离的不算远,因为天黑比白日里走的要慢些。
里正家的院子里还亮着些微光,南枝敲了敲院门就牵着狗儿站在了一旁。
“谁啊?”
开门的是里正的大儿媳周氏。
看见门外站着的人一时间还有些诧异,没想明白南枝和狗儿来自家是有什么事。
周氏比南枝要大几岁,南枝笑了笑说道,“周姐姐,我找秦大娘有些事。”
周氏愣了愣还是侧身让她们进了院门。
她其实算不上多喜欢南枝,南枝的性子太软,跟面团捏的没什么两样。
周氏自己也有个孩子,所以见不得孩子受苦。
偏偏南枝这人总不愿意接受村里人的帮扶,为了那几分面子把狗儿那孩子养的那样瘦小。
“林丫头呀,这么晚怎么来了?”秦大娘看着进屋的两人问道。
“大娘,我有些事找你。”
南枝笑得有些腼腆,让人看了就觉得只怕她是来借东西的。
周氏也没说什么,回了厨房继续洗碗。
秦大娘看了南枝这样子就拉着她进了堂屋,还招呼着自家大孙子带着狗儿到一边玩。
“林丫头,有什么事你就说吧,你里正叔出去地里溜达去了。”秦大娘轻轻拍了拍南枝的手,只当她是家里揭不开锅过来接粮的。
“大娘,我今天去了趟镇上,粮价已经翻了一翻,那粮铺掌柜说要是行的话现在尽量多屯些粮食,只怕往后了粮价还得往上涨。”
秦大娘听了这话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自家现在也是没什么存粮,原本自家老头说撑到秋收就行,所以一大家子都还没怎么动过家里的存银,只想着秋收了粮价会下来,到时候再买粮食。
“可是,可是不是已经快秋收了吗。”秦大娘说道。
南枝看见秦大娘有些犹豫的样子轻轻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