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起来顾阮芳就不见姜女子,敲房门没人应,推开一看,床铺齐整,看着是早就起来了。
不禁疑惑的转了两圈,正好姜思齐开门出来,顾阮芳问他:“你姐出去你知道吗?”
姜思齐早就跟姜女子合计好了,因此一脸淡定道:“哦,我姐昨天说今儿要去找怜初姐,应该是一大早就出门了吧。”
姜怜初是姜女子打小一起玩到大的姐妹,比姜女子大一岁,去年定了亲,翻过年就要出嫁了。
顾阮芳倒没有怀疑,只是嘀咕两句:“怎么饭也不等着吃完就走了……”
说着转身去做早饭了。
姜思齐松了口气,打水洗漱,暗暗祈祷姜女子快点回来。
正这么想着,院门响了,姜思齐刚把脸打湿,于是抬头张望一下。
顾阮芳从灶房出来:“你洗你的,我去开门。”
门一开,一个高壮青年站在门口,顾阮芳抬头一看,懵了。
姜河咧嘴一笑:“三嫂,我回来了!”
对于姜河来说,顾阮芳更像是母亲,他爹娘有他时年纪大了,还没等他长大就过世,在他的记忆里,陪伴他长大的就是三哥三嫂,到如今,爹娘的印象已经很淡了。
顾阮芳也是,虽然嘴上嫌弃姜河调皮捣蛋不听话,实际上对于自己一手带大的小叔子感情很深,之前要不是姜源同意了,她怎么也不会答应姜河跑那么远的。
之前担惊受怕生怕姜河出什么事儿,如今人好好的站在眼前,顾阮芳愣了好一会儿,边让姜河进来边连声喊姜源。
姜源闻声出来,一看小弟完好无损回来了,大喜,连忙让人进屋说话。
姜女子看时候差不多,从门后出来,进院先把点心盒子交给洗漱完的姜思齐让他藏起来,然后才进屋,装出一副看见小叔回来惊喜的样子。
姜河看她一眼,没有拆穿她稍显浮夸的演技。
顾阮芳正高兴着,也没发现她的问题,倒是姜源多看了她一眼。
姜女子做贼心虚,找借口到灶房去了。
过了一阵,顾阮芳也进来了,一边往锅里加水,一边瞅了姜女子一眼。
“怎么那么早就出去了,早上起来不吃东西会难受的。”
姜女子低着头往炉膛里塞木头,怕抬头表情露出破绽:“嗯……昨天跟怜初说好了的。”
顾阮芳想了想:“过完年怜初丫头就要出嫁了,不过还好就在陈村,倒也不算远。”
说着又看了眼姜女子,欲言又止。
之前她倒是想的挺好,若是要给姜女子找婆家,不仅要找家里人好的,还要找近的,省的到时候姜女子受了欺负他们都不知道赶不过去。
如今可好,姜女子的亲事没有那么简单了,若是傅家不插手还好,要是他们插手,姜女子的亲事恐怕就不由他们自己定了,说不准会被傅家弄到天南地北,山高水远去。
顾阮芳心事重重,姜女子没抬头就没发现,自顾自架火。
今天双喜临门,顾阮芳生辰再加上姜河平安归来,姜源一高兴,让姜思齐到村里肉铺去买上些酱肉回来。
顾阮芳也说到家里地窖取些酒出来。
姜源家地底下挖了地窖,不仅能屯菜,还能酿酒。
顾阮芳她爹是个老酿酒师傅,以前在县城的酒铺酿酒,年纪大了退下来后,因为只有顾阮芳一个女儿,就将这门手艺传给了顾阮芳。
没有酒榷,顾阮芳就只是每年酿上几坛自己家人喝,并不买卖。
姜源家的地基本都佃给了村里人,自己只留了两亩地,收下来的粮食足够一家人一年食用,偶尔余下一些就会被顾阮芳用来酿酒。
应该是顾阮芳于酿酒一道颇有天赋, 如何选米,加入酒曲的量,不同天气发酵的时间长短等等,都能把握的很好,因此酿出来的酒味道也很不错。
姜源曾经还说过,如果顾阮芳开个酒坊,肯定能赚不少钱,不比他的菜园差。
顾阮芳不置可否,她爹年轻的时候也不是顶好的酿酒师傅,她自认更不如她爹了,真要是开酒坊,不赔本就算不错了。
蒸了一大锅米饭,姜思齐买了两斤酱肉回来,顾阮芳又炒了两个菜,一家人在堂屋落座吃饭。
姜河一口将杯子里的酒喝干,痛快的呼了口气:“三嫂,你不知道,我出去这么久,最想的就是您这一口酒。”
顾阮芳不信:“尽唬我,外头卖的酒还能比我这差了?”
姜河“啧啧”摇头:“您别不信,我们到京城酒楼吃饭,他那的酒就不如您的香。”
姜女子以前不喝酒,听姜河这么一说,生出几分好奇,也拿了个杯子倒了一杯,闻了闻,只有粮食发酵的清香,便嘬了一口。
香浓微辣的口感在口中爆开,绵长的酒香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微微的热意涌上来,姜女子当即脸红了一片。
顾阮芳吓了一跳,往她碗里夹菜:“快吃点东西缓缓,这丫头怎么喝这么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