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的时间里,徐滢滢放走了大批的过往商队,因为这些商队里没有纸张的原因。
这几天以来,他们的收入可谓是惨淡至极。
小弟之中也起了不少怨言,都不敢明说。
他们收入越少,寨民挨饿的几率就越大。
他们是出来找吃的,没有找到吃的,就是他们的失败。
徐滢滢可不管他们的,她目前满脑子都是如何搞到笔墨纸砚,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能改变蟒山的现状。
父亲给了蟒山人一生存下来的希望,她不想蟒山再这样没有尊严的生存下去。
她想改变蟒山人的情况。
所以,这事必须得成功。
这几天,她几乎都是驻守在险峻的路口,希望早点能够找到所需物品。
一众兄弟不解,但也只能陪同。
山寨内。
陈余生依旧每日给孩子们讲故事,然后故事之余简单的讲授一些三字经千字文的内容。
一点一点的给孩子传授一些文化知识。
这些蟒山的孩子并没有接触过任何教育,他们的人生正肆意成长。
根本没受过什么启蒙教育,正因如此,陈余生这才从三字经千字文这种启蒙书籍开始。
不过,由于这些孩子生于山寨,接触到的父辈祖辈都是山贼出身,性格秉性顽劣。
一开始给他们讲授三字经的时候,这些孩子一个个的臭着脸,甚至还出言威胁陈余生别给他们讲这些婆婆妈妈的东西。
赶紧讲故事才是王道。
可是,讲故事并不是陈余生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这些孩子,然后在故事之间穿插一些做人做事的教育。
只是这些孩子一个个的顽劣的很,压根就不想听那些大道理,背书的话更是抛到了脑后。
一开始这些顽劣的孩子起哄时,还被秋秋给打压下去了。
秋秋虽说是大当家的贴身丫鬟,但自幼和大当家的一起长大,情同姐妹,他们可不敢顶撞秋秋。
后来在这些孩子在秋秋不在的时候为难陈余生,陈余生便直接以不讲故事为威胁。
这些孩子听了这么久的故事,早就习以为常,而且在这个信息匮乏的山寨之中,陈余生口中的故事就像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界的窗户。
那些故事就像他们身上的虫瘾一样,不听就觉得难受。
特别是那个关于猴子的故事,最精彩了。
要是不能听了,那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就算有几个小孩顽劣,和陈余生作对,自从陈余生威胁不接受三字经等的书籍的话,就不讲故事了。
大多数孩子都害怕听不到猴子的故事,都纷纷向陈余生妥协,表示只要陈余生肯继续讲猴子的故事,就算是让他们全背下来,都没问题。
那几个顽劣的孩子终究是拗不过大多数小孩,也只得认怂,听从陈余生的安排。
就这样,陈余生依靠一个猴子的故事,在这群小孩之中站稳了脚跟。
这些孩子每天听完一两章猴子的故事后,便开始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
一声声朗朗的读书声,逐渐在陈余生的小院中响起来,然后回荡在整个蟒山山寨之中。
读完三字经等文章后,便是每日无聊的习字识字。
这个环节是秋秋最喜欢的,每天这个时候,她都学的特别认真。
其他孩子并不喜欢,总想偷跑出去,但每一次都被秋秋给揪了回来。
被抓的孩子总是用纯真至极的眼神看着秋秋:“秋秋姐,这写字也太难了,我不学了,求求你放我走吧,掏鸟窝都比这好玩。”
秋秋哪里肯同意,直接瞪了他一眼,这小子便怂了,重新坐在地上,漫不经心的随意在地上沙盘挥画着。
每到傍晚的时候,陈余生才会放这些孩子离开。而且,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还特别嘱咐第二天将会要求他们背诵三字经的内容。
让他们回去好好背诵。
这些孩子并不识字,这里也没有课本。
一切的传授只能像歌谣那样口授,虽说是让他们第二天背诵,但是,陈余生也没一定的要求,口授这东西,他们能记住多少是多少。
并不强求。
毕竟,他们的基础实在太过薄弱,甚至说一点基础都没有。
有的孩子害怕陈余生会抽到自己背诵。
一路上都在高声念着三字经。
不少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猫不来……”
“错了,狗子,是苟不叫,性乃迁……”
山道上,依旧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刘武和荣三一直关注着陈余生的动向,本来以为陈余生是个懦弱无用的书生。
在观察他几天之后,发现陈余生一直都在小院里给山寨的孩子们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