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城,吴王府。
诸葛亮端坐于堂中,一封封军令在他手中快速书写完成,亲卫们拿了军令便迅速的传递出去。
转眼间,诸葛亮已经书写了二十几份军令。
当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他才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绘制了江东八十一郡的地图前。
他将目光锁定在鄱阳郡上,眼神中满是淡然,仿佛他现在在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这时,徐庶从外走了进来,对着诸葛亮拱手一揖。
徐庶比诸葛亮大了好几岁,徐州军与诸葛亮率领的大军在句容会师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传得神乎其神的新晋阁老。
虽然两人接触不多,但是徐庶却已被诸葛亮的智慧深深折服。
“都督,你的兄长又来求见了!哦对了,被陛下发配过来的鲁肃也一同前来。”
诸葛亮微笑的道:“元直觉得,现在是见或不见?”
徐庶无所谓的摇了摇头:“当初都督不见兄长,实则是为了保护他在建邺城中的妻小罢了。如今江东大局已定,见或不见又有什么区别。”
诸葛亮哈哈一笑,随后道:“既如此,那就见吧,有劳元直将人带过来。”
徐庶点了点头,拱手退下。
……
过了片刻,诸葛瑾和鲁肃联袂而至。
诸葛亮轻摇羽扇,面带微笑上前迎接。
他先是对着诸葛瑾深深一躬:“弟见过兄长,前段时间因公务缠身,还请兄长莫怪。”
随后他转身对着鲁肃拱手道:“阁下便是鲁子敬了吧,久仰久仰。”
鲁肃赶忙回礼道:“不敢不敢。”
诸葛瑾这时冷哼一声,言道:“孔明如今贵为一方都督,自然是看不上为兄了。”
诸葛亮连忙上前拉起诸葛瑾的手笑道:“兄长这是说的哪里话,弟躬耕于南阳之时,多亏兄长连年遣人照拂,方有如今成就,亮怎能相忘。”
听诸葛亮这么一说,诸葛瑾面色才略有好转。
而此时的鲁肃早就憋不住了,现在的江东已经危如累卵。这一切的缔造者就在眼前,他却无能为力,只能面带苦涩的低声道:“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我江东确实是无人可以相抗。江东如今战乱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还请先生以苍生计,暂缓攻势。我主愿……”
诸葛亮一挥羽扇,直接打断道:“哎,这些暂且不谈,今日我与兄长相聚,只谈家事,不谈国事,不谈国事呀。”
听诸葛亮这么一说,鲁肃反而不好说话了,他连忙朝着诸葛瑾使眼色。
诸葛瑾点了点头刚要开口,却被诸葛亮抢先道:“亮于后堂备下了水酒,还请兄长与子敬共饮,呵呵……”
二人无奈,只得应从。
三人来到后堂分主宾落座之后,诸葛亮便端起水酒邀诸葛瑾和鲁肃饮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诸葛亮全程满面红光,嘴角带笑。但是鲁肃和诸葛瑾这是如坐针毡,山珍海味在前却如同嚼蜡。
诸葛瑾将手中就酒杯往案上一放,神色凝重的言道:“孔明应知我们为何而来,吾王愿臣服于北汉,并遣世子入洛阳为质,年年朝贡。还请孔明暂缓兵锋,与圣上书信一封如何?”
诸葛亮也放下杯子拿起羽扇,他的神情也逐渐端庄起来。
只听诸葛亮郑重的道:“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哪来的北汉之说?”
鲁肃赶忙回复道:“都督所言甚是,天下只有一个大汉,我们也只认一个大汉……”
诸葛亮挥手打断鲁肃的话,继续说道:“兄长与子敬兄皆是人中龙凤,何以看不清时局呢?”
诸葛亮并未明说什么时局,但他的话却已经表明了态度。
诸葛瑾脸色数变,随后叹息道:“真的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吗?”
诸葛亮看着诸葛瑾,脸色变得极为严肃,只听他言道:“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孙权所作所为,难道还需要亮与兄长一一赘述不成?”
见诸葛瑾愣神,鲁肃赶忙道:“当年之事,并非吾王所愿,一切都是为了江东基业啊!”
诸葛亮冷笑一声:“并非所愿?如若孙策不死,这江东八十一郡何来战火?孙权为一己之私,所作所为人神共愤。若不死陛下有天网在侧,世人谁知孙权竟是如此小人?”
诸葛瑾这下不淡定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于是疑惑的看向鲁肃和诸葛亮。
鲁肃见状大急,但却又不知如何为孙权开脱,他咬了咬牙只能硬气的说道:“捕风捉影罢了,谈之何益?我们愿满足北……大汉所有的要求,还请都督念及江东百姓,等待陛下定夺吧。”
诸葛亮笑道:“亮不才,陛下已经将江东军政事务全部交由我来打理,无需经过陛下了。”
鲁肃闻言,赶忙道:“那就请都督提出意见,只要江东能够完成的,我们必竭尽全力。”
诸葛亮放下羽扇,冷冷的道:“倒有一物,可使我百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