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用完早膳,管仲也就回了稷下。而文姜、高傒则打道回宫中了。
高傒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参政了。故而,僖公便安排他去身边听政。诸侯一直有议政之风,所有大夫入仕都得先从听政、议政开始。世子也都不例外的。
每次议政,都各有其议题,参与议政的大夫、高士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仪式,有些像庙议,又比庙议更为自在。可以坐下来品茶、品酒,其间十分风雅舒适。
文姜一直想去参与议政,但她也只敢想想。只因能参加议政者,大都是父辈们,又岂能容文姜这一介女流呢?纵使稷下士子若不是被许可入仕,也甚难参与议政的。除非偶尔被贵胄相邀。
文姜自回宫后,就不断地想着戎狄之事,连自己的及笄之礼也放一边了。“一人是小,一国是大。看来我还得多去父君身边走动走动。”文姜只要一想到高傒与管仲的“拳拳之心”,就深受感动,便越发想跟他俩一起完成心中所想。
“走!”文姜对身边侍婢说:“为我更衣。我要去见君上。”
傅母一听说文姜主动去见君上,很是开心,忙喊着人过来伺候。
“殿下去见着君上,要多顺着点。”傅母一面为文姜梳头,一面不断提醒:“君上都派人过来多次了。今个儿殿下过去,肯定高兴。”
“知道了!”文姜温柔地笑着应承。自那日傒哥哥安慰后,文姜就已经开始原谅父君了。
梳妆打扮后,文姜便穿着一身活泼可爱的金丝绣线的芙蓉绫罗裳去往僖公的寢殿。这回,她要讨好一下父君,探听一下政事。
平常僖公都不会主动与文姜述及国政,在她心中,女子就该好好待在男人的羽翼下相夫教子的。所以,文姜不太懂那些政事,也就不爱搭理了。只不过,如今既然知晓了一些,她便开始有兴趣了。
“殿下!”僖公身边的近侍听说文姜要来,便早早在宫门外候驾。只见他俯首一拜将文姜引入偏殿:“君上,正在正殿听政。殿下可在此处休息。”
僖公的这位近侍是僖公身边的老人了。也是看着僖公的这些子女长大的。文姜拱手问道:“傒哥哥和诸儿哥哥,都在殿上吗?”
“在的!”
“那好!文姜自己随意就好。”
僖公的近侍下去后,文姜便绕去了正殿。这次她可是故意趁着父君在听政时过来的。
参与议政的,绝大部分都是公室,另一部分就是士族。高傒只能算是公族中的后起之秀,所以只是初来乍到。
文姜偷偷潜进正殿与偏厅的间隔之中,这里是供僖公休息的地方。小的时候,她就爱在此处等父君下朝。虽说如今不便待在此处,但偶尔也无伤大雅。
文姜只听到他们在议论周天子与郑国的关系,好像是双方关系又开始恶化了。文姜心想,这与齐国有何关系呢?那帮人也管得太宽了吧?
文姜一向不喜欢周室,他们都只顾自己。从周平王到周桓王,折腾来折腾去,他们都只是在乎周王室的那点苟延残喘的“权威”,自己手中的权势,而不像高傒与管仲所在乎的是整个天下。如今的周天子根本就不管戎狄之事,只爱拿着鸡毛当令箭。“这样的人,总有一天要栽大跟头的。”文姜哼了一声。
正殿上,倒也相谈甚欢。文姜早就习惯了那些长辈们的风雅。他们倒是拿得起,放得下。不像文姜这种晚辈容易浮躁。
诸儿和高傒,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叔父夷仲年也在侧。文姜也知道多半是议不出什么来的。权当父君消遣而已。
————
作者有话说:
此处,与后面一节,都是讲当时的“国际”关系,以及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后面的故事,也是跟这种混乱的天下局势有关。这是“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