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等人现在算得上是紧张担心,且有着那么一些兴奋。
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在当今天子手下崭露头角的,当今天子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着知遇之恩。但是他们这么一些人,很早之前就被打上了标签,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很清楚的。
就算现在一个个贵为尚书或者是侍郎等等,都是朝廷重臣了,但是这些人也都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太孙班底,他们的仕途实际上是和太孙紧密的绑定在一起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在当今天子手里受重用,那也是这两年的事情,以前也只是在不断的被磨练,是为了能够让太孙好用,是为了太孙接班后掌控朝堂。这些人其实都心里明白,他们想要成为真正的重臣,还真的需要等到太孙上位,那样才可以让他们一展宏图。
如今天子再次病重,这就由不得不让这些人浮想联翩了,不得不多考虑一些事情了。
说到底就是今时不同往日,看起来随时都有可能是皇太孙登基了。只是哪怕很多的事情在大家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也难免会让人有那么一些担心。
“如今在应天府多有亲王郡王,我想诸位同僚也知晓,很有那么几位对太孙殿下承继储君之位多有不满。”练子宁忧心忡忡,对堂上的几位说道,“就怕这几位,届时是要闹事啊!”
练子宁的担心不无道理,老朱在的时候,自然是朝堂内外不存在任何反对的声音,老朱的声音可以让一切反对的声音彻彻底底的销声匿迹。
可是一旦老朱不在了,那么说不定就会出现一些声音了,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那是皇位,一般人显然是无法抵挡住皇位的诱惑。更何况就算大家都明白,就算是那些亲王们想要搞出来什么幺蛾子也很难,毕竟皇太孙手里的势力足够庞大,那些亲王们就算是想要闹事,也不大可能有太大的动静。
只是真的那些人一旦闹起来了,成不了事倒是一回事,主要还是那些人一旦闹事就恶心人了。到时候少不了会有一些有心人推波助澜,说皇太孙得位不正之类的。或者朱雄英处置了那些亲王,会有人再次说皇太孙对宗室无情等等。
真的不一定就是什么非要闹出来事情才算成功,恶心人了也算得上是够让人无语且心塞的了。
严震直也很担心,他则提议道。“诸位,殿下向来宽仁,对宗室更是优厚。我等既食君之禄,必当分君之忧,是否该上奏请命,亲王就在京师并非良策。”
这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观点吧,不少人认为皇子们留在京师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权力交接的不稳定因素,自然也就需要将他们赶去封地,远离权力中心。
桌敬立刻反对,说道,“自先太子起,便不赞同众封众建。我朝近些年亲王都是遥领封地,若是此刻让诸位皇子离京,怕是一个隐患。届时,还得收回封地。”
这就让大家陷入沉默了,大明开国初期封了几个亲王,大家也都知道那是老朱家底子薄,所以需要这些皇子们出力。但是这些年朝廷稳定,再让皇子们去分封未必就是一个好事情了。
封出去了想要再收回来,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了。看看秦王晋王周王这些人都知道了,他们一个个的都是在封地逍遥快活。想要收回封地,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了,这些亲王们到时候也会强烈的反对,毕竟他们品尝了土皇帝的乐趣。
让皇子们在京,这自然是有着一些好处的。让亲王们就藩,自然也有一定的坏处,这就要看掌控皇权的上位者是如何做出选择了。
朱雄英手底下的这些人在紧张,他们希望朱雄英能够顺利的登基,他们也希望能够减少一些麻烦。要不然的话,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不够完美了,会让他们多少感觉到一些遗憾。
至于这个时候的朱雄英,也只是稍微的看了一下他的女儿,然后就没办法继续停留了。毕竟也是到了初冬了,小孩子见风了可不好,尤其是刚刚出生的小婴儿。
披上披风的朱雄英朝着乾清宫走去,他这一次就没有带上朱文垠这个小家伙了。
双全看到朱雄英过来,立刻跑去通报,“皇爷,太孙殿下来了。”
翻了个身的老朱问道,“就是太孙一个人?”
双全自然明白,赶忙说道,“只是殿下一人。”
“那就成。”老朱咳嗽两声,说道,“让人在殿外立些屏风,莫要让太孙凉着了。就让太孙在殿外和咱说话吧,这一屋子的都是病气。”
双全自然连忙答应,乾清宫的侍女和太监们立刻忙碌起来了。
只是朱雄英不大高兴啊,看着紧闭的殿门,拍了拍门,“皇爷爷,孙儿可没有带垠儿过来。孙儿都这般大的人了,害怕什么?”
殿里传来老朱的声音,“你爹就是染了风寒才没了,你就在殿外和咱说话。”
老朱话音刚落,在一片忙乱声中,朱雄英推开了殿门。宫外的那些人就算有心想要拦下来朱雄英,也确确实实没办法,也真的不敢拦。
看到朱雄英进殿,老朱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