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上)4更破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上)4更破万(1 / 2)

朱元璋定的破制度,高务实目前还没法子改变,不过既然问题主要出在钱上面,高务实觉得这就专业对口了——本按的特点就是善于解决钱的问题!

其实广西地方一直都是出了名的地薄人穷,难以供养大批军队。很早的时候就有官员表示:“今海内称瘠土当多事者,则孰过粤西”,其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地贫人稀,不具备发展农业经济的基本条件。所谓“严壑交错,水脉不生,无可耕之地也;谷菁孤险,鸣犬不闻,无可耕之民也。为郡者九,不当东南一二郡也;为邑者七十有七,不足当东南一二大邑也”。

其二,交通闭塞,不利于经济发展。“万山盘错,道路孤远,三江夹出,舟楫艰难,今日报劫路,则道路塞;明日报劫江,则舟楫艰难”。

其三,战事频仍使地方财政进一步恶化。“某处议雕剿发,其处议夹剿,日所需于军饷者纷如也……此执事之所谓,用之必不可不足者也,赋必不可加而又不可不加,用必不可不足而又不能足,为粤西筹者自古难之矣”。

相比较而言,广东和湖广的经济实力就明显强于广西甚多,以弘治十五年三地耕地数和所纳夏税秋粮为例,广西田土约9万顷,夏麦3380石,秋粮436987石;湖广田土约21万顷,夏麦130910石,秋粮2036995石;广东田土约26万顷,夏麦6007石,秋粮1018337石。

而且这还是弘治十五年的数据,到了高拱清丈田亩之后,这个差距就更大了。

比如说湖广清丈之后,田亩增加了足足55万顷,翻了两倍还多!

广东虽然没有这么夸张,却也增加了9万多顷,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广西!

可是广西清丈之后增加了多少呢?769顷……

你没有看错,广西清正田亩只增加了不到800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硬件差距啊,而且是巨大的差距啊![无风注:以上数据出自《明实录》。]

人家湖广的田地高达近80万顷,是广西的9倍,这个粮食产能的差距怎么补?

人家广东的田地虽然只有35万多顷,却也是广西的4倍,而且广东商业和手工业更是远比广西发达,特别是在开海之后,光是广州港口的“进出口税”一年就超过了十万两,广西拿什么比?

刘尧诲之所以愿意拿广东的钱来补贴广西,也正是因为广东的财政收入逐年提高,现在不差那点钱了,所以他这个兼任着广东巡抚的两广总督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展示一下他的大度。

可是老话说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广西拿了广东的钱,广西巡抚在自家地盘上说话的底气都变得不足起来。八寨地区是设置流官还是设置土官,本来明显属于广西本省的行政事务,可是现在刘尧诲偏偏就能插手干涉,这难道不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所以,广西要想说话硬气起来,首先得把这个穷帽子摘了才行。不说什么跟湖广和广东去比,可最起码也得混个自给自足啊!

对症才好下药,现在症找到了,高务实作为广西巡按,在巡抚病重基本不能理事的情况下,必须要考虑怎么下药的问题了。

送走姜忻和倪中化,高务实开始进入“产业思考”。

之前在思明府的时候,高务实只考虑了怎么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桂西、桂南的土司,还没有站在整个广西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而现在则必须给广西做一个通盘考虑了。

农业方面,尤其是粮食方面暂时似乎没有什么好法子,没有土豆、玉米、番薯这三大高产农作物,高务实顶多能想到后世农业生产中常用的“间种”、“套种”、“轮种”这些方法,但这一来要有大量人手去教,二来还要地方官员包括土司的大力宣传和配合,估计就算高务实下定决心要搞,看到正经成效也得是三年以后的事了。

所以这事急不来,毕竟农业发展就好比武侠小说里面的练内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的,只能慢慢来,穿越者也没法拔苗助长。

那么,工业呢?或者说手工业?

以广西现有的条件,能搞什么大工业,或者大规模的手工业吗?好像也挺困难,主要是广西在高务实的印象中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铁矿。

煤矿嘛,倒是有几处,但是分布得很神奇:除了南宁和柳州西北这两块在朝廷手中之外,广西还有三块主要的煤矿分布地区,一块在明江附近,是黄家的地盘;一块在田州附近,是岑家的地盘;还有一块更妙,是八寨地区……

柳州西北那块,现在的交通很是不便,直接不用考虑了;岑黄两家外带八寨地区,暂时也别考虑了,否则不容易控制;于是唯一能考虑的煤矿也就剩后世的南宁煤田。

问题在于,没有铁矿的话,这年代我挖煤能干嘛呢?北方就算不炼铁,好歹还可以用来取暖,可是广西是个年平均气温20度的省份,大部分地区几乎感受不到冬天,连最冷的桂林也没冷到哪去,卖取暖煤我不得亏死?

可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