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许青……”
许青离老远就喊出声,等到朱元璋的那句‘免了’出口,刚好到了近前,就势止住行礼的动作。
朱元璋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翻了个白眼儿,“就你心眼儿多。”
“嘿嘿……”许青干笑两声,“皇上来臣这里,肯定是有事吧?”
“这话说得咋就那么不中听呢?”朱元璋没好气道,“没事儿咱就不能来?”
“当然不是。”许青一脸郑重,“皇上能来,是臣的荣幸,这大堂都亮堂许多,那个词儿咋说来着…哦对,蓬荜生辉!”
“就你俏皮话多。”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顿了顿,“咱今儿来,确实有点事儿。”
“皇上请说。”
“干说啊?”
“……”许青扬声道,“管家,管家……”
管家听到召唤,忙一溜烟儿地跑了进来,“老奴拜见皇上,拜见王爷。”
许青摆手道,“去准备丰盛酒菜!”
“是!”
朱元璋补了句:“去城南弄点儿烧饼来,还有城西的鸭血汤,记着,鸭血汤让老板多放香油、辣子。”
“是,老奴这就去。”
许青暗道:“你还挺会吃。”
朱元璋喝了口茶,这才进入正题:“沈万三联合地主豪绅,在江苏、浙江、广西、山西、江西等省份富裕的地方,开通了车马行、漕运、镖局。”
许青点点头,等着他的下文。
朱元璋继续道,“根据锦衣卫暗查,事实确如你所预料的那般,仅车马行就解决了一万多百姓的生计,漕运和镖局雇佣的工人加起来也有上万人。”
他笑着道,“此外,带动了各行各业,江浙的织布工人上涨三成,山西的矿工更是翻了两番,此外还有江西的瓷器……”
许青听得目泛异彩,他原本以为要半年才能见效,没想到这才三个月,就有如此效果。
朱元璋感慨道,“还是你看得远啊!”
“哪里。”许青笑道,“即使朝廷不扶持,也是早晚的事儿,车马行、镖局这些,唐朝时就有了。”
许青认真道,“但若是有朝廷牵头,事情就会变得顺理成章,见效自然也快。”
“嗯。”朱元璋轻轻点头,“据户部统计,现在复耕已达到八成,来年春天,估计就能全面复耕,到那时,咱准备再开海运。”
“皇上所虑甚是周详,粮食是生存的基础。”
许青合时宜的拍了记马屁。
朱元璋笑了笑,“这事儿咱给户部的张昶提起过,那老头很看好,不过其他几位尚书,都持反对意见,认为有堕大明威严。”
“张昶掌户部,自然能看到其中的利益。”许青沉吟道,“至于其他几位尚书……”
顿了顿,“皇上,臣以为,若是只准朝贡,不许平等交易,才有堕大明威严,堂堂大明,岂无容人之量?”
“你说的对,那些人圣贤书读多了,根本不了解百姓的疾苦。”
朱元璋出身低微,追求务实,对那些人的言论自然不屑一顾。
他目光灼灼道,“洪武一朝,不仅要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还要让他们有肉吃,人人都有活计,不为生活发愁。”
许青大受震动,撩袍跪道:“皇上圣明!”
朱元璋被他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吧,刚才还不想跪,现在咋又就跪上了?”
“嘿嘿……”许青拍了拍袍子,嬉皮笑脸道,“刚才是你不让跪。”
“少来!”
朱元璋擂了他一拳,“咱今儿来,还有一件新国策与你商议。”
“皇上请说。”
“咱准备颁布一道改进户籍制的国诏。”
“户籍制?”许青挠了挠头,“统计户口不是户部在做吗?”
“不单是统计户口。”朱元璋得意道,“还有职业户籍制度。”
许青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臣愚钝,请皇上明示。”
朱元璋解释道:“除了人口之外,咱将天下百姓分为民籍、军籍、商籍、匠籍……”
“农民的儿子继续种地,军人的儿子继续从军,商人的儿子继续经商……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就不用愁没了活计,而且后人可以学习前人经验,做得更好!”
许青一怔,他好像隐约听过明朝的确有这个制度。
但并不是一项好政策,它大大限制了大明的发展。
农民种地辛苦,大多不愿让子孙重复自己的职业,商人为人诟病,难免想让子孙走仕途……
一代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就是为了让子孙过得更好麽?
这项国策一出,等同于直接定了天下人的命运。
试想一下,若农民知道自己子孙后代,永远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何心情?
生活,不就是有奔头才多姿多彩吗?
“皇上!”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