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徐福与琳琅一同再去藏书洞时,却见鬼谷子已在那里。
徐福有些意外,这些日子师父不曾来过,就连平日里也难见他几面,今日似乎是早早等候在这里的。
徐福每日往来天书崖藏书洞,至今已有不少时日,鬼谷子今日前来,便是要检验他最近所想所得,看他是否有所懈怠,看他是否学了些旁门左道。
事实上鬼谷子还是信任徐福的,但不全信,因为徐福毕竟还不具备抵抗各种诱惑的能力。
三十六计,至少现在可以确定,徐福抵挡不住小公主的美人计。
这都是一些旁的担心,鬼谷子真正的目的,是该教徐福该试着接受一些东西了。
知师父有话要说,琳琅自觉不便旁听,也不喜听,便去往其他的地方,为二人留出空间。
徐福于师父跟前坐定,师父开门见山说道:“可知为何我让你来此地吗?”
“此处有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师父希望弟子能够涉猎广泛。”
徐福知道师父不可能有其他目的,他以为猜的大差不差。
鬼谷子却说:“非也。”
其实这不过是故作玄虚,他需要用否定的回答引起徐福的注意力,谁知道他现在的心思是否还在那小公主身上呢?
就连鬼谷子也不由暗叹,年岁越来越大,倒是越来越喜欢年轻的事物,比如将将露头的小草,将将冒出的嫩芽,将将长成的麋鹿……
自己如此,更况乎那无知的小徒。
鬼谷子暂且将感叹放在一旁,故作严肃说道:“那你可知为师道成于此?”
“弟子知道。”
鬼谷子仔细打量了眼前的花花草草,有些怀念,他还是喜欢这里最初的样子,那时这里只有些野花野草,还有他这个闲云野鹤一般的人。
鬼谷子道:“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藏书洞,也没有如此之多藏书。”
“弟子愚笨。”
他是当真觉得愚笨,猜不透师父的心思。
“你是为师诸多门生当中,所求所思最近于我者。”
鬼谷子又用肯定的回答来让徐福振作起来,说话其实是有一种技巧的,鬼谷子自是用的炉火纯青,因为没有人比他在这个世界上活的更久了。
徐福惊诧,自己所求与师父接近?这句话好比是在说——你是最像我的。
“弟子惶恐,不敢与师父相比。”
言到此处,徐福依然不知师父何意,他小心的藏着着自己的好奇心,免得太过唐突显得没有礼数。
鬼谷子问:“你真的相信为师有天书吗?”
徐福笃定说:“世人皆是如此传说的。”
鬼谷子又问:“如果有,那你想要吗?”
徐福闭口不答,鬼谷子一笑,想来此子倒是学会了些许机智。
徐福想要,天书谁不想要,这似乎与欲望无关,更像是一种天真的愿望。
“为师当年看这天书崖倒映潭水中,其间岩石纹路,草木痕迹图案纵横交错,诸多象形,多有沟壑交互犹如山川大地者,每观之都有万千变化,不由得感叹自然造物之神奇,由此观之而悟,经过无尽的岁月琢磨,确是悟得入世十三卷,却非世人传说的天书。”
原来是这样吗?徐福不可置信。
“为师说这些的用意,你难道不明白吗?”鬼谷子严肃的说。
“难道师父想让弟子重新体会当年师父的悟道历程?”徐福疑惑着回答。
鬼谷子严肃不过一瞬,徐福的回答让他十分满意,他微笑点头又道:“为师希望你以自然万物为师,不拘泥于固有的规矩,获得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找到为师当年在此求解的心境,你须知洞中这些不过是他人感悟,并非是你的,这些可做开拓视野之用,切勿一味照搬模仿,否则只能使眼界狭隘思维困顿,于悟道求真最是不宜。”
“弟子明白了。”
想来阴符七术也是同理,可以效仿,但自觉领悟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徐福开始反思,这些日子与师父讨论,他说出的话大多都不是自己的话,自己思考的东西也的确很少,每看一卷经典典籍,他都觉得别人说的很有道理。
徐福思索间,鬼谷子又说:“切记天下万物皆可为师,为师亦不过是你的引路人罢了,修真意在养精蓄神,治世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其中规律是很容易找得到的,但世人大多注意不到罢了,修习修真养性,须更加深入了解,在芸芸众生之中,方能寻找到你自己的道,所谓身在其中,自见其道。”
“弟子谨记师父的教诲。”
徐福恭敬回答,这时候的他已不再如初进山门时那般无知了。
“先前为师已言明各国利弊,说说你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不要你引经据典,为师要听你自己的看法。”
徐福长长吸了一口气,心说师父当真是来考他的,他不敢怠慢,神情凝重,定了定神,唯恐说错。
“弟子以为秦灭六国之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