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桥心里很高兴,看来姐姐是的确对杨姑娘很满意,要不然也不会舍得花这个钱。
吴小云在路口买了两包点心,便敲开了谢媒婆的门。
谢媒婆对这方圆十里的未婚男女都有印象,其中这吴家姐弟又是她最近关注的重点,因为实在是拜托她的人太多了。
就不说那秀才郎,就是这么个肯吃苦耐劳的姑娘,多少人家求着她上门去提亲。
甚至有一家,直言只要能说下这姑娘,对方愿意给她三两的谢媒钱。
三两银子对于城东那边的媒婆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城南的她来说,这差不多是三个月的收入了。
不过,最后她还是拒绝了对方,因为她自己也很欣赏这吴家姑娘。对方那一家子是出了名的懒汉,娶这姑娘回家,就是想让这姑娘将来累死累活的养活他们一大家子。
她才不干这缺德事呢。
外面都说她谢媒婆没有说不下的亲事,可她们又哪里知道,她每答应一家的请求,都会提前做多少准备工作。
男女双方的秉性,各自老人的性子,她都摸的清清楚楚,觉得相配后才会上门说和。
她既不昧着良心,也不闭着眼睛胡乱吹嘘,这说亲能不成功吗?
“吴家姑娘,你今天过来是?”谢媒婆问道。
吴小云将两包点心递过去,恳求道:“谢大娘,我想请您帮我弟弟上门去提亲。”
这是秀才郎自己已经看好了姑娘?这活是她们媒婆最愿意接的,一般这样都是两家已经说好了,她这个媒婆上门只是个仪式而已。
谢媒婆便感兴趣问道:“好说,好说,不知道秀才郎是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是玉萱布庄东家的女儿,之前和我小弟认识。”
这一句话,谢媒婆表明白应该是两个年轻人有意,但对方家长八成还不知道,这是让她过去探探底的,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玉萱布庄?她好像之前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
谢媒婆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便看向一旁的儿媳妇。她这些年一直把儿媳妇带在身边培养,一般自己听过的,她十有八九也知道。
谢家儿媳妇到底是年轻人,很快便想起来了玉萱布庄之前传出来的八卦。
她看了眼吴小云,对着婆婆耳语了几句,将季家姑娘“诬陷”她父亲和自己的好姐妹有染的事情说了出来,其中季姑娘的好姐妹就是玉萱布庄的杨家姑娘。
这八卦该怎么说出来,说到什么程度,还是婆婆斟酌着来吧。她现在火候不够,把握不好这个度。
谢媒婆经过儿媳妇提醒,便想起了这么一桩风流韵事。
吴小云以为谢媒婆是不知道玉萱布庄,笑着解释道:“是城东那边的布庄。”
谢媒婆点点头,“吴姑娘喝茶,喝茶!”
然后,谢媒婆才问道:“不知道那杨家有几个女儿?”
“就这一个,听我弟弟说,上面还有一个兄长,父母俱在。”
那被“诬陷”的杨家姑娘应该就是秀才郎看中的姑娘。
谢媒婆隐晦的提醒道:
“吴姑娘年纪小,不知道世上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这两家说亲,不能光凭当事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好还是自己出去亲自打听打听。”
这要是个有经验的妇人,肯定能听出谢媒婆这番忠告。
可惜的是吴小云这些年为了供弟弟读书,一门心思都扑在努力赚钱上。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披星戴月的回家。因此根本就听不出谢媒婆的话外音。
闻言,吴小云便有些不好意思道:
“不瞒谢大娘,今天上午我已经去看过了,是个不错的姑娘,只要他们家能看上小弟,这门婚事是我家高攀了。”
谢媒婆有些好奇她小姑娘家究竟是怎么相看的。吴小云也没有瞒着,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说来,最后我还见到了她义父,看的出来那姑娘在家的时候也是个受宠的。”
只有受尽长辈宠爱的姑娘,才能喊出那样娇俏的声音来吧!
谢媒婆:……
唉,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当年吴母青年丧夫,便憋着一口气要将儿子培养成才,这也没什么,你这个当娘的有本事要怎么着都行。
可她呢,自己倒是早早的撒手人寰,却将这个重担交给了女儿。
害得她女儿二十岁了,今年才有人敢上门提亲。
谢媒婆放下茶杯,“这样,吴姑娘,你先回去好好打听打听对方的喜好呀,家里长辈的秉性呀,这样咱们到时候上门提亲也更有把握不是。”
吴小云一听,可不就是如此,于是连忙站起身道谢,
“多谢谢大娘提点,我这就回去好好打听打听。您今天不说,我还真的想不到这块,回头我要是有什么想不到的地方,您可一定要记得提醒我,我在这里先谢谢您了。”
说着,吴小云便对着谢媒婆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