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的援军还未到吗”
城头上,郑伯姬胜看着身边的阳子居询问道。
“国君,据说吴国大司马伍子胥已经从霸上起兵十五万驰援我郑国,相信最多不过五日,吴军就能抵达国都。”
“十五万”
姬胜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吴国何以动辄如此大军”
“臣亦是不知。或许吴王的图谋甚大,有意伐魏伐韩。”
“好。”
姬胜终于松了口气。
再等上数日,新郑城也不会被三晋联军攻破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大大的出乎了姬胜、阳子居的预料。
郑军坚守自己的国都,一连十日,都没有看见吴国援兵的身影。
这让郑国的君臣上上下下,都不由得怀疑自己是否被吴国忽悠了。
等了那么久,为何不见援军赶到
“报”
三晋联军的中军大帐之内,赵鞅坐在帅位上,与左右两侧的一众将领,商议兵事。
忽然,一名小校急匆匆的进入大帐之内,向赵鞅递上了一道奏报。
“国君,河西急报”
赵鞅接过奏报一看,不由得眉头一皱,看着在座的将领们,缓声道“二三子,吴军十多万人,已经连下河西多座城邑,且兵锋直逼安邑。”
“甚么”
众将不由得勃然变色。
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原本,听说吴国已经出兵的消息,他们都不太放心,认为这一战估计要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现在吴军居然不是直接赶到新郑来救援郑国,而是选择夺取河西之地,包围安邑吗
安邑,那可是魏国的都城
“报”
又有一名小校急匆匆的进入大帐,将一道诏令递给了魏国上将军魏职。
魏职看见诏令上的内容后,不禁长叹一声,站出来向赵鞅躬身行礼道“赵君,此番伐郑,我魏军便要告辞了。”
“伍子胥已经率军包围安邑城。我魏国的都城及及可危,国君命我领兵回援。”
“这”
众将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赵鞅皱着眉头道“职公子,城内的郑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坚持不了多久。”
“公子你又岂能坐看联军功败垂成”
“唉”
魏职摇摇头道“赵君,君命难违。若安邑陷落,便是灭郑又有何意义”
“还请公子稍候。”
赵鞅想了一下,便道“安邑是你魏国的都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便是吴军有强大的攻城器械,甚至是传说中的震天雷,都不能轻易攻破安邑城。”
“我意,是从赵国、韩国发兵,增援安邑。公子可率兵继续进攻郑城。”
“不妥。”
魏职犹豫不决的道“赵君,君命不可违。”
“这个时候从韩国、赵国发兵救援安邑,岂不是为时已晚即便能灭郑,安邑也得以保存,不为吴军所破,恐怕战后,在下也难辞其咎”
说真的,魏职就是害怕被自己的父亲魏侈问罪
见到这样瞻前顾后的魏职,赵鞅只是轻笑一声,说道“公子勿忧。寡人当修书一封,让魏君可察内情。”
“寡人与魏君深交多年,魏君是一个明事理之人,他断然不会因小失大。”
“多谢赵君。”
事到如今,三晋联军即将攻破新郑城的时候,赵鞅和魏职等人,又岂能让其功败垂成
安邑城外。
站在山坡上的伍子胥,看着已经进入城内的一队魏国传令兵,并没有下令追杀。
这一次吴军十万人马,围困安邑城,采取的是常规的围三缺一战法。
吴军只包围了安邑城的东、西、北三面,留出南面,让城内的魏人可以逃出去,甚至是跟各地的魏人通风报信,向还在郑地的三晋联军求援。
伍子胥的目的,只是想逼迫魏军,甚至是三晋联军驰援安邑。
若援救安邑的只是魏军,伍子胥可以率兵歼灭。
如果来的是三晋联军,伍子胥未尝不可避其锋芒,伺机再战。
“大司马,何不下令攻城”
跟在一边的公子章询问道。
其余将领,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而,伍子胥只是摇摇头道“不急。”
灭魏,这可是莫大的成就了。
吴军整整十五万人马,要攻破安邑城,灭掉一个魏国,也不是不行。
但,庆忌的命令只是夺取河西之地,伍子胥又岂敢擅专
“公子章。”
“末将在”
“你将投石机、震天雷都集中起来,远程攻击安邑城。切记,不必派兵攻城。”
“诺”
公子章还不知道伍子胥的打算。
不过,这既然是主帅的命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