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浚原打算在军事上倚靠曲端,但随着深入的接触了之后,刚愎自用的张浚对惯喜以下犯上、恃才傲物的曲端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更为重要的是,张浚想要跟乾军在陕西组织一次大决战,一战定乾坤。 可陕西的大多数宋军将领都不同意张浚的主张,这其中又尤以曲端为最。 张浚召开军事会议,征求诸将对大决战的意见。 军事实力最强的曲端,当仁不让的发言:「平原旷野,有利于马军,我军在马军放面远逊于乾军,且乾军近来,连战连胜,锐气正盛,我军很难与之争锋。故我军应厉兵秣马,依山川之险固守。十年后,方可谈论决战之事。」 曲端担心张浚不懂军事,接着又详细解释道:「高山峻谷,有利于我军布阵设防。敌军虽然骁勇,有重甲铁骑,但却不能在山地冲锋。我军依托嵯峨之险,扼守关辅之地,纵然敌军重兵来犯,要想争夺此土,必绝难成也!」 曲端所说的「关辅」,就是关中平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百里秦川」。 八百里秦川东濒滚滚黄河,南依巍巍秦岭,北有梁山、黄龙山、尧山、嵯峨山、九嵕山、岐山、千山、陇山等组成的北山山系。 曲端所说的「嵯峨」,并非专指嵯峨山,而是泛指北山山系。 宋军的骑兵远不如收复了燕云地区的乾军。 在狭长的关中平原作战,宋军确实难以与乾军的铁骑抗衡。 但是,只要扼守北山,占有地利优势的宋军,就完全可以居高临下地控制关中平原。 事实上,乾军几次攻陷长安都不敢久留,就是因为担心宋军由北山南下随时随地截断乾军后路或分割包围乾军的缘故。 因此,曲端「依托嵯峨之险,扼守关辅之地」的意见其实是极有见地的。 然而,张浚手下的大部分文官幕僚却认为,曲端的意见过于迂缓,或是过于怯懦。 张浚更是厉声说道:「我岂非不知这些?然今乾贼已然捉了陛下,又发大军来打,若不尽快战而胜之,我大宋群龙无首之势蔓延,彼时国将不国矣,故而才不得不举行决战!」 虽然张浚说得也是实情,可在曲端等大部分武将看来,目前根本就不是跟兵强马壮的乾军决战的时候,所以武将大多以沉默来应对张浚进行大决战的主张。 军事会议也因此不欢而散。 会后,张浚分别找来了反对的将领,重申自己举行大决战的意图,他说:「临安城虽被乾贼所占,陛下亦被乾贼所捉,此虽凶险,然临安城在我大宋腹地,若无援军致兴元府,其早晚必开城投降,故而我才要举行决战,只要打退乾军主力,临安城中乾贼不攻自破,此我大宋唯一之机也,不抓住,那我等便将成为大宋罪人!」 有些将领不敢强拧张浚的意见,只能委婉的劝道:「陕西士马凋弊,看形势非五年之后不可大举也。」 但张浚仍固执己见,反驳说:「凡事不可拘泥,一旦叫乾军主力打到兴元府,则陛下危矣、大宋危矣,退一步而言之,乾军只要一日在陕西游斗不退,临安城中乾贼便有希望,定然挟陛下以自保,长此以往下去,我大宋不战亦会因群龙无首而瓦解。」 得说,从理论上来说,张浚的主张也没有错。 所以,在陕西举行大决战的事便由张浚一人定了下来。 可曲端却始终坚持己见,不论张浚怎么跟曲端说,曲端都坚定地认为现在不能举行大决战。 见曲端冥顽不灵,张浚便逼迫曲端交出了兵权,然后将曲端留在宣抚司任参谋。 尽管其他武将心里也不赞成举行大决战,但因张浚决意要举行大决战, 又处理了反对得最激烈的曲端杀鸡儆猴,其他武将在表面上也就不再反对了,违心地站到了张浚一边,以绝对服从换得了张浚的赏识与信任。 过了一些日子,有人向张浚进谗言,说曲端对张浚的处置不满,还预言张浚必败,并断定张浚会是赵宋王朝的千古罪人。 这勾起了张浚的疑心。 于是,张浚清算曲端杀同僚吞并同僚部曲扩张一事,将曲端贬官,安置阶州闲居。 不久,张浚再贬曲端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万州闲居。 张中孚、李彦琪因为是曲端心腹,也同时受到了处分——他们被贬为渭州守将。 对泾原军的高级军官进行整肃后,张浚任命自己的心腹全权指挥泾原军。 曲端经营泾原军多年,根基很深,张浚的心腹要想在短期内真正在泾原军立起自己的威信是根本不可能的。 张浚拟在近期举行大决战,但又临阵换将,不能不说是跟当初的谭稹一样犯了兵家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