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并且给的议和条件也不算苛刻,赵构又怎么会不牢牢地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所以,尽管朱胜非一直在提醒赵构慎重,千万不能中了李存的奸计,可赵构最后还是决定全盘答应李存提出的议和条件。 赵构对他自己说:“杀害忠臣良将定然是不对的,然朕已别无选择。” 当然,赵构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耿南仲、莫俦等人尤其是莫俦一直在劝赵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不赶紧实施,可能投降都将来不及了。 下定了决心之后,赵构将此事交给耿南仲去办。 耿南仲立即以赵构的口吻草拟诏令召刘锜和李彦仙来兴元府商议大事。 刘锜现在还只是一个统领,并没有固定的防区,所以,一接到赵构的诏令,以为赵构要对他大败乾军进行当面的升赏、兴许今后就会重用他的刘锜,一点都没有多想,就立即带着十几个亲兵,快马加鞭的来到了兴元府。 李彦仙因为要固守陕州,本来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兴元府见赵构的。 可不仅赵构下圣旨让李彦仙赶紧来兴元府赴阙,耿南仲等人也以私人的名义暗示李彦仙,赵构要重用李彦仙,让李彦仙赶紧来兴元府受赏。 李彦仙此人素有大志,一直渴望着出人头地。 这可能也是李彦仙唯一的弱点了。 所以,李彦仙最终还是没能禁住升官得到皇帝赵构重用的诱惑,选择去兴元府赴阙。 结果,迎接刘锜和李彦仙的,根本就不是赵构,而是杨沂中。 朱胜非不是秦桧,他并没有害刘锜和李彦仙这两个明明为西宋小朝廷立下大功的将领的勇气。 然而,朱胜非不是秦桧,赵构却还是那个为了投降自保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赵构。 见朱胜非不愿意为虎作伥,赵构果断重用了一直大力支持议和的耿南仲来处理刘锜和李彦仙。 耿南仲跟赵构密议了之后,赵构派跟刘锜和李彦仙都有一定交情的杨沂中去辅助耿南仲办理此事。 而耿南仲给杨沂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刘锜和李彦仙押到大理寺去受审。 杨沂中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杨宗闵是永兴军路总管,父亲杨震知麟州建宁寨,两人都是西军中的高级将领,而且都是坚定的抵抗派,甚至于他们二人现在还在抗乾战争的第一线,深受赵构器重。 不过,杨沂中却不是靠父祖庇护而崛起的——他是张俊的部将,作战勇猛,且颇知兵法,很快就在张俊的部将中脱颖而出。当时适逢张俊担任赵构的护卫,杨沂中的所作所为给赵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杨沂中都有不错的表现,几乎每战都是冲锋在前,终于被赵构看中,执掌了宿卫亲兵。 而杨沂中执掌宿卫亲兵后,不仅能出色的完成保卫工作,还经常协助其他将领与乾军作战。 而且,杨沂中的战略偏于保守,比较注重防守,很少轻敌冒进,但战斗中往往身先士卒,表现十分勇猛,这极为符合赵构对大将的期待。 关键,杨沂中协调能力强,善于处理与朝廷中官员的关系,以至于,朝中不管是投降派,还是主战派,都很推崇杨沂中。 除此之外,杨沂中对军械制造也颇有心得,目前阶段,杨沂中一直在大力研究乾军的火器,他想要让宋军装备上相同的、甚至是更好的火器,然后扭转战局。 这样的杨沂中,无疑将要得到赵构的重用。 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 如今,赵构想要用刘锜和李彦仙两家人来投降,杨沂中无疑首当其冲,当然,你说赵构让杨沂中交投名状,也没有问题。 老实说,杨沂中真不愿意做这样构陷忠臣良将的事情。 可杨沂中跟吴璘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是那种服从性极强的军人,对他们这样的军人而言,最看重的就是李存常常教导乾军将士的那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所以,杨沂中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挣扎了之后,还是选择服从命令,先后去将刘锜和李彦仙给“请”到了大理寺。 见杨沂中带着军队将自己“请”到了大理寺,而不是去见赵构,刘锜的心中就是一沉。 极为精明的刘锜,立即就意识到出事了。 刘锜直截了当的问跟他有一定交情的杨沂中:“为何将我与少严带到此处,到底发生甚么事了?” 而李彦仙则面沉似水的说:“我为国家呕心沥血,为何今天竟到了此处?” 杨沂中叹了口气,然后把《堂牒》交给刘锜和李彦仙,接着便向他们叙说了,他们的部下中有人状告他们想要造反。 刘锜和李彦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