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先到达东京汴梁城的乾军是韩别部。 到了东京汴梁城之后,韩别部并没有立即对东京汴梁城发起进攻,而是去抢占了刘家寺。 ——赵桓君臣吸取了去年的经验教训,决堤灌水将牟驼冈给淹了,倒是青城,由于那里有赵宋王朝的祭台,无法被拆除。 刘家寺是东京汴梁城外东北方向的一个村庄,四通八达,还能切断东京汴梁城东北方向的道路,所以也是一个不错的驻地,而且村中的居民绝大多数都被赵宋朝廷给迁到了东京汴梁城中,方便乾军下寨。 左右两路军的主力此时还在往东京汴梁城挺进和聚集,倒是右路军的先锋军张宪部离东京汴梁城已经很近了,随时都能到达东京汴梁城下。 战争的气氛,随着乾军的到来,一下子就笼罩在了东京汴梁城的上空,赵宋朝廷,自赵桓往下,全都紧张起来。 乾军已经兵临城下,大战一触即发,以唐恪为首的赵宋王朝的宰执大臣,即便是晚上,也不敢回家了,他们吃住都在都堂,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为了更好的应对这场很可能爆发的战争,赵桓再一次的对赵宋王朝的领导班子成员做出了调整。 赵桓矬子里选将军任命:孙傅为同知枢密院事,陈过庭为中书侍郎,冯澥为尚书左丞,因丢了黄河而被免职的李回为尚书右丞(赵桓考虑到赵宋王朝目前的高层里没有懂军事的,又无人可用,才又将李回给复职了),御史中丞曹辅为签书枢密事。 同时,赵桓与赵宋王朝新的领导班子对守城指挥机构也做了调整,他们设置了京城守御使,由孙傅兼任;设置了京城守御副使,由王宗楚担任;还设置了所属各级官职,如郭仲旬、卢益担任提举守御司干办公事。 唐恪带着这支新领导班子登上城墙视察了一番后,他们又向赵桓建议,东京汴梁城太大了,还得加强城防的领导力量。 赵桓听取了唐恪他们的建议,下令对每一城壁又增置提举官一员。 经过商量,赵桓君臣最后决定,任命刘延庆提举四壁,刘鞈副之,由辛康宗担任东壁提举官,由高材担任南壁提举官,由张撝担任西壁提举官,由刘衍担任北壁提举官。 另外,赵桓君臣对每一城壁,又安排一名宗室担任同提举;对每一城门,又安排一名宗室负责城门启闭。 最后,赵桓君臣还在每个城门都安排了弹压统制官。 可赵宋王朝的这套御敌班子刚弄好,东壁提举官辛康宗就被暴民给打死了。 其原因竟然是因为,辛康宗不让一个军士乱射箭,那个军士就造谣说,辛康宗是童贯的亲戚,是大乾王朝的奸细,然后蛊惑乱民将辛康宗给活活打死了,连辛康宗的一众亲卫都没能幸免。 ——此时,赵宋王朝军政不肃,政令不通,军令不行,兵民皆骄,已经成了无法医治的顽疾。 拥有这样氛围的军队,这样的百姓,东京汴梁城的战力可想而知。 不过,现在大敌当前,赵宋王朝的人,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东京汴梁城周长四十八里又二百三十三步。 如此大的防御地带,并不是几万军队就能防御住的。 所以,赵宋朝廷临时从东京汴梁城中招募了不少新兵。 这些新兵的种类不一,有壮勇、效用、敢战、奇兵,分门别类,种类繁多,又互不统属。 总而言之,零零总总加一起,东京汴梁城中所拥有的军队的数量其实也不少。 关键,东京汴梁城中有民众近三百万。 再加上,东京汴梁城中粮草、兵甲比较充足。 如果能够好好组织起来,这一城军民,靠着坚固的东京汴梁城,肯定能阻挡任何人的攻击。 至少,在李存这个挂逼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肯定是这个样子的。 就在张宪部到达东京汴梁城下这天,中山府路马步军副总管王琼和郑建雄也率领八千兵马前来勤王。 赵桓大喜,亲自在一面白旗上书写“忠义”二字,赐给王琼,并任命王琼为京城巡检,以表彰王琼第一个来勤王之功,郑建雄及其他前来勤王的人也都有升赏。 而王琼来勤王的次日,王宗楚帮他表弟赵桓发现了一个奇才。 这个奇才名叫“郭京”,他原本只是拱圣军中的一个小小的副都头。 可郭京此人,经常自我吹嘘说,他能够撒豆成兵,而且他还可以令兵隐形。 谈到时事了之后,郭京又逢人便说,只要让他集结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神兵,等乾军来攻城时,根本就不用城中的将士,他只要派出他的神兵,就能所向无敌,尽破大乾王朝的大军。 拱圣军归殿前司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