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十一章 金像奖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金像奖二(1 / 3)

看完沈冲拿出来的算法文件后,编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过了半响,一直没开腔的《第一电影评论》总编林年同说道:“沈总,我不懂数学,不过既然是数学家专门研究出来的,肯定很科学很严谨,但是这套方案,操作起来很难实现啊。”

“是啊,沈总。”另一个编辑附和道:“一来电影太多了,将近400部,二来观众投票的方式,也值得商榷,如果只以香港观众为主体投票的话,那些没有在香港上映的电影,会很吃亏,而要是包涵内地和台湾观众的话,投票的搜集和整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而且这样操作,对香港和台湾不利,毕竟内地有十亿的观众,他们看不到港台的电影,自然只会投票给内地出品的电影,如此一来,金像奖就成了内地电影的囊中物。”

“你们一方面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另一方面,又把事情想的太复杂。”沈冲放下手中的钢笔,说道:“太简单,是说你们的政治觉悟太低,连奥林匹克运动会都逃不过政治斗争,金像奖能逃的过吗?内地和台湾现在对立情绪非常严重,如果我们只搞个小小的评审团,那评审团成员怎么选?有三个内地的,必然要有三个台湾的,他们要是吵起来了怎么办?最后评选出来的奖项,要是台湾不满意,明年他们搞抵制,不来了,怎么办?或者内地不满意,他们也不来了,又怎么办?”

“做事情,视野要大一点,眼光要长远一点。”沈冲继续说道:“所以我要把评审的圈子扩大,这样不仅能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不落下口实,几万人选出来的奖项,谁都无话可说,不至于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保证金像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想的太复杂,指的是观众选票的收集和统计。我们有《电影时代》杂志,它在内地、香港和台湾都有发行,我们只要把候选电影的选票,印在杂志上,让读者剪下来,填好了邮过来即可,其余的投票方式,统统不收,然后再找独立的第三方会计行统计这些投票,这样操作并不难。至于选票的人数多寡,这点不用担心,根据海伦娜提供的数学模型,选票统计结束之后,还会重新二次计算,平衡两岸三地的投票权值,不会影响奖项的公平性。”

罗维明听到这里,笑了起来,他拿着香烟敲着桌子,说道:“沈老板,你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

沈冲本想凑趣耍个宝,不过看了看坐满人的会议室,又压下了这个念头,只是很平淡的问道:“什么?”

“你不管做什么事,都从不吃亏,办金像奖,明明是花钱赚吆喝,结果绕来绕去,最终变成了《电影时代》的广告宣传奖。”罗维明笑容满面的说道:“我敢保证,等选票印好后,《电影时代》的销量,一定会突破30万,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杂志。”

“沈总,我们也要印。”林年同坐不住了,连忙说道:“我们《第一电影评论》也是金像奖的主办单位,而且也在两岸三地都有发行。”

“没问题,你们一起印好了。”沈冲对此无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都是自己旗下的产业,他敲了敲桌子,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细节问题等会再谈。陈大哥,你继续说下一个环节,电影奖的设置种类。”

“我们参考了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设定了十二个电影奖项。”陈柏生推开演示板,换了一页内容,介绍道:“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服装造型,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表彰性质的终身成就奖。”

沈冲摸着下巴,沉默不语。

在历史上,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只有五个奖项——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可谓寒酸之极。

现在陈柏生提出来的奖项,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电影内容,但是和后世成熟时期的金像奖相比,还是有点不够专业,当然这和时代也有关系,比如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这些工业技术类的奖项,现在无从谈起。

但是有几个奖项,还是有必要现在就设立起来的。

“去年电影圈人才辈出,可以设两个鼓励性质的新人奖,一个最佳新导演,一个最佳新演员。”沈冲看陈柏生在演示板上写好之后,又继续说道:“还要加一个最佳动作设计,功夫电影是我们中国的特色类型,动作设计很重要,这个需要单独设立奖项表彰。”

“这个我赞同。”林年同说道:“龙虎武师很辛苦,是该鼓励。”

在历史上,最佳动作设计是在徐克拍完《蜀山》之后,经过张彻的提议,1983年金像奖才增加了这一奖项,不过香港的功夫电影,源远流长,从业人员众多,在19Ru年设立这个奖,并没有什么争议,然而同在1983年进入金像奖的另外一个奖项,现在设立,就显得有点太早了。

这个奖就是最佳美术指导,在香港电影史上,19Ru年谭家明拍《爱杀》,才第一次出现了美术指导这个职位,之前是从没有过的。

虽然有沈冲的蝴蝶翅膀,在《疯劫》时候就请张叔平做了美术指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