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终宋> 上架感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架感言(1 / 2)

《终宋》将在22号周五,中午12点上架。因为系统原因,可能会迟几分钟。

上架当天会多更几章。

另外,22号的0点就不会发章节了。

(不是断更,21号的两章在0点更新了,22号的章节会在中午12点更,每天都有。看章节发布日期就能知道我从不断更。)

在这个剧情节点上架,正好是两段情节之前的过渡,对首订数据很担心,请大家多多支持。

谢谢。

然后有三个事情。

1、-------------------------------------

本书无意给任何历史人物洗白或抹黑,只是根据对一部分的史料的个人理解来写故事。

比如,张柔,我看到他十多个儿子除了早卒的基本都成了高官,包括两个女儿也在史料上有姓名;我看到张柔聘请名儒,在家中设馆。根据以上的信息,我认为他可能是个不错的父亲。

也仅此而已,从未说过他是个好人或坏人,这也不是由我来定的。

我无意与任何人讨论“张柔是不是汉奸”“本文是否在给张家洗白”,张家又不是我亲戚。

后面会写到丁大全、贾似道、谢方叔、赵葵……同样如此。

比如,丁大全,史书说他脸是蓝色。但事实如何,每个人有不同理解。

有人觉得他脸是真的蓝、有人觉得时人因他是奸臣而夸张了、有人觉得是元人编史乱写……

我怎么写,只是个人对《宋史》“面蓝色”三个字的理解,无任何立场。

可能会写大奸臣做了好事、写大忠臣做了坏事,没有“洗白”或“抹黑”历史人物的意思。

书里所有的立场、看法,都是出自角色之口,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不代表我的看法。

【角色有立场,作者没有任何立场。】

另外,《终宋》发生在架空背景下的“兴昌四年”不是“宝祐四年”,这是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故事。

我最近在写谢方叔,某些事件时间和真实历史上有几个月的偏差。

我一度很纠结,想说要不要换个平淡但更符合历史的情节,直到想到“这是架空背景,这是兴昌年间啊”,我才不那么纠结。

所以,这故事就是不符合历史的,是架空的。

当然我会尽力写得贴切。

比如,目前还没有出现“大人”“老爷”“小姐”“下官”这样的称呼。说这个,不是说我有多严谨,只是说我在能力范围内尽力了,而且还要考虑到“容易读懂”这个问题。

有人说我是“逃避文史难度”“懒得查资料”,所以写架空。尽量不用“懒”或“逃避”这种词吧,我在社会上谋生,还没资格犯懒和逃避。

我自知水平不够、知识浅薄,写不出符合历史的小说,所以架空了,以免歪曲历史人物。

说了这么多,简而言之一句话……

“历史人物、以及宋元时期一些其它话题,本书只是借用,无任何现实倾向。”

2、-------------------------------------

说说我写小说的态度吧。

我不会因为某些情绪问题而突然放弃,也肯定不会为爱发电。

我把写小说当成一个副业,或者说是另一个事业在经营。

打个比方,我觉得写小说就像是在开一间小店。

店虽然小,但不是那种赚一把快钱就跑路的。

我尽力生产出我所能做到的好产品,尽力维持我能做到的质量,期待小店一天天能够做大。

我认为产品很重要、顾客很珍贵。这是我做任何事业的态度,也是写小说的态度。

另一方面,开店,目的肯定是为了达到收益。

我把付出的精力、时间当作成本。

我分析成本、沉没成本、预期收益、收益、前景……等等各种因素,决定是继续经营还是放弃经营,是扩大规模还是缩小规模。

日更多少字合适、值不值得投入更多成本?花的这些时间,收益是不是有点低了?是不是把时间多放到主业上更好?

我一直在考虑这些,是一个很庸俗的人。

比如,每个月的全勤奖我也计在这个“小店”的收益里,它虽然不是大钱,但也关系着我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

这也是我一直稳定更新的理由。

有件小事是,去年起点更改全勤奖制度,原先是一月600,改成要满500均订以上的作品才有一月1000,《我非》是刚刚好在那个月达到了500均订。

其实当时我已经在考虑收缩主线完结,然后不再写小说了。很感谢这500均订的读者让我写下去。上本书从十几个首订写到了5000均订,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谢谢……

讲这些,说白了就是在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