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性命将毫无意义!
萧斩石居然没理这令,断言是伪造圣言,继续冲锋。
谁知很快,梁城中又来了三道金令,催他班师回朝。
萧斩石还是没理。
然后,朝中又来了最后一次诏令,严厉申明若他再不回朝,便判他抗旨谋逆之罪,全家问斩。
那年,萧斩石已娶妻室,并生下长子萧寻光,这孩子刚满周岁。
他拿着送来的金令,骑在马上,望着只剩下最后十里路、近在咫尺的北地十二州,目眦欲裂。
*
萧斩石班师回梁,两次抗旨果然给他惹来了大麻烦。
他刚一回来,先帝迫不及待地以抗旨为名将他下了狱,一大群等着天降功名利禄的官员迫不及待地开始上书,迎合先帝,准备给他按各种罪名。
万幸,这世上也不是所有人的良心都给猪吃了。
另有一群官员或因利益冲突,或因看不过眼,见形势不好,冒着被先帝疏远的风险,奋力上书,开始营救萧斩石。
整整三个月,整个朝堂剑拔弩张,腥风血雨,每天都是唇枪舌战,简直要大打出手。
谢知秋当时还没出生,但她隐约记得家中长辈提过,谢家人虽然不太看得起武将,可当时谢家与秦家在朝中为官的长辈们,全都在上书营救萧斩石之列。
谢家甚至上了死书。
若是圣上赐死萧斩石,他们这些谢家的文官也当场一起去死。
谢家的小爷爷如此说道:“我不喜欢萧斩石这人,没见过,也跟他们武人聊不来,但基本的道理我清楚。
“若是没有他们这些武人,辛国兵马早已攻入梁城,从此男为奴,女为娼,我等何来如今安居乐业的踏实日子?
“若是圣上杀了萧斩石,边境其他将领如何能安心在外作战、继续保家卫国?日后国境如何能安稳?只怕要人心惶惶,一个不好,乱世又要卷土重来。
“所以,唯有杀萧斩石一事,哪怕老夫拼上这条命,也决不能让他们成功。”
*
此刻,这个谢知秋只在传闻中听说的一代名将,正活生生的在她面前。
他满脸刀疤,大手里捧着一碗粥,正小心翼翼地吹着,似乎是打算喂给她这个伤病未愈的“儿子”喝。
他一边吹,一边嘀咕:“你这山上的米怎么回事,怎么都潮了?你整天搞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终于把自己搞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吗?”
谢知秋端详着对方的脸,揣度了一下萧将军和萧寻初之间的关系,毫不犹豫地以萧寻初的身份道:“我早已和家中断绝关系,现在吃什么米,和你无关吧?”
“我——好你个小兔崽子!你这是和爹说话的态度吗?!”
“我又没有求你上山来和我说话。”
“你——”
谢知秋大大方方地直视萧斩石的脸。
如今二十余年过去,这位昔日大将身上伤疤犹在,但看上去已经没了传说中大杀四方的气场,反而像个笨拙的老父亲。
先帝的策略,最终是奏效的。
由于没有夺回十二州,萧斩石本应得到的声望大打折扣。
当然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但也有人将没得到十二州的结果归罪于他,迁怒他当时没有抗旨,认为他当时就应该硬夺十二州,等回了梁城再夺位,那才是一代英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习惯了如今的安稳太平,年轻一代也不在意要不要收复遥远的十二州了,于是关于萧斩石的讨论渐少,颇有英雄迟暮之感。
待风头过去,先帝看着收敛锋芒的萧斩石,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收了萧斩石的兵权,补之以高官厚禄,算安抚民心,也算补偿萧斩石。
后来先帝见萧斩石挺老实的,偶尔也会召见他,装模作样地聊聊天叙叙旧,感念一下当年祖皇帝与萧家先祖之间的过命友谊。
那一场风波后,萧斩石也不是完全没有再带过兵。
现在方国能用的将领少,有时候情况危急,实在不能不用他。不过,君主再也没有让他长久带过相同的军队,基本就是用一下又赶紧召回来,生怕再赢得太快。
好在萧斩石人也配合,年纪大了以后,他圆滑许多,不仅不再有过激举动,甚至让两个儿子都从了文,算是彻底投诚。
此刻,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