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差人去告诉继妻。
“去上房告诉夫人一声,六郎要娶亲了,公中不论出多少,我这里再补三千两。”
裴家每个孙辈娶亲,按例公中该出五千两办喜事。如今家里银钱吃紧,小事上还看不出来,办大事一气要拿这些钱,有些不易。
从去岁起,各房都削减了份例。
可这也是这几年家里头一桩婚嫁喜事,不知还能拿出多少来,不够的就私下里贴补。
告诉老夫人,就是告诉老五媳妇。
裴五夫人管着家,一听说三房要娶亲,她又头痛起来:“这家里上下都还没缓过气来呢,六郎办喜事,就算不能按着以前的份例来,也不能太简薄。”
五夫人身边的冯妈妈道:“家里如何,上下都知道,三夫人是个明事理的,何况三房又不缺这些银子。”
外头再打点,也没有伸手去三房要钱的道理,三房没出仕,又是孤儿寡妇。
家家口袋都瘪了,只有三房还流油。
“她再有钱,这也是公中该出的。”五夫人唉声叹气,想了许久,“这就到年关了,明岁还有老夫人大寿,最多两千,再多可没有了。”
四夫人乔氏也听说了,她心里也在算着银子:“不知道会给多少,五千那是没有,三四千?”
她打着算盘算自己儿子结亲能拿多少,要是公中实在给的少,那她可得去闹一闹。得了这注钱,手上也好宽裕些。
这些事裴三夫人自然知道,可她此时才没功夫管那几房的弯弯绕绕,着意预备办喜事。
林家家底薄,再是用尽力气置办嫁妆也还是薄,裴三夫人便想着要怎么贴补一下,好让阿宝嫁过来,面子上能好看些。
陈妈妈却道:“只怕林家不愿意。”送去的礼,从来都是有来有往的,这边给的贵重了,那边还得也厚。
“夫人忘了手镯的事儿?”宁可还回来,也不会收下。
裴三夫人心里原打算好了,就从她的嫁妆里出,不动三爷留下的东西。
田产铺子这些都好办,头面衣料古玩画作这些也能慢慢抬过去。换作别家必是欢天喜地的,但一想林家人的性子倒还真不一定。
裴三夫人又想全了儿子媳妇的体面,又怕伤了亲家脸面,叹道:“罢了,等观哥儿回来再说。”
算着日子,盼到裴观回家,刚进家门家便将他叫到屋中:“既要办事,屋子总得修整一番,你原来的院子便不合心意,你看看哪儿要改?”
既要成婚,自然要住内宅。
裴观顿住了,上辈子她住在内宅,他住在外院,两人并不常见面。
“我想还住在留云山房。”内宅人多嘴杂,阿宝上辈子住在里面,只怕并不高兴,还是留云山房更好。
把卷山堂修整修整,院中也有凉亭能登高,还能垂钓。两边门一关,里头的人想进来都隔着层层夹道门墙。
裴夫人蹙眉:“这……不大好。”哪有女眷不住在内宅的。
“有什么不好,平日她跟我去国子监,反正一旬也才回来一次。”
“她跟你去国子监?”裴夫人惊得合不住嘴,这……这哪儿成啊!
“我如今在国子监里住的小院,本就是供给带家眷就职的博士的,她来了也能住得下。”裴观想了想,“只是那屋子也得花钱修整修整。”
比起家里,实在简陋了些。
“这……”裴夫人瞪着儿子,半晌才道,“倒也不是不成。”讨来媳妇照顾儿子,老太太那边这个理由倒说得过去。
“可你那儿也太苦了些。”
裴观只笑不说话,到时候她想在哪儿住就在哪里住。
想跟他国子监,那就去国子监,那里临山靠水不说,还有小校场能跑马练骑射。
家里要住烦了,那就回娘家呆几天,只要他身边的人不说,没人会知道。天高皇帝远,由得她快活。
“那就处处都要修。”裴三夫人拍板了,“国子监舍得好好粉一粉,卷山堂里也总得添些女人家用的东西,至于你那院子,新婚三日总得住着,也得收拾收拾。”
一面说一面笑,好些年没有这么忙了。
“陈妈妈,你去把珠儿叫来,叫她来掌掌眼,看看屋里要添些什么。”
“对了,还有一桩事。”裴三夫人叫住儿子,拿出一张单子来,“你拿着,亲自送去林家。”
裴观打开一瞧,是张嫁妆单。
五百亩上等水田,二十间铺子,家具摆设金银头面,皮货珠宝花缎件件不少。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