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角咀码头。
昔日香港的一座轮渡码头,位于九龙大角咀,1972年4月23日启用,取代了位于旺角山东街的旺角码头。
码头上。
吴东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服,肩头搭着一条破旧的毛巾,浑身肌肉隆起,正满头大汗的将一箱箱货物从码头搬上轮渡摆放好。
许是经常在码头上风吹日晒搬货的缘故,整个人显得黝黑精壮。
不一会,五箱货物就搬完了,从轮渡上下来,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长出一口气,站在码头开始等待。
十多分钟后,直至停靠的几艘轮渡离开码头,没接到活的吴东才摇摇头,向码头一边的仓库走去。
“这是你的工钱,拿好了。”
仓库内,一打扮乖张的年轻人递过一把零散港币。
吴东伸出宽大的手掌,一把接过年轻人递过来的港币,揣在自己裤子口袋。
“谢谢,钟哥!”
被称为钟哥的乖张青年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嘴里嘟囔了一句,“乡下仔,傻乎乎的。”
吴东身体微不可见地顿了顿,握了握拳头又松开,憨笑一声后好似毫不在意地走出仓库。
对于他这种没多少文化,又是从大陆过来的人来说,找到一份活干,能活着不至于饿死已实属不易。
走出仓库,吴东掏出裤子口袋里的零碎港币,仔细数了数后,咧嘴一笑,“今天运气还不错,赚了五十块。”
理好零钱,把它重新揣在口袋,习惯性的拍了拍口袋后便心满意足的朝不远处的码头巴士站走去。
他租住的地方有点远,得乘坐一段路程的巴士。
......
下午5点钟,太阳的余晖穿过楼宇间的缝隙,照在小巷的巷道上。
巷口,刘记茶室。
一位身穿唐装六十岁左右的老板对陈尚武热情的说道:
“后生仔,慢走!”
“谢谢,阿伯!”
陈尚武道了声谢后提着打包好的点心走出茶楼。
香港的茶楼大多和广州一样是卖点心的,喝茶是其次,一般的茶楼也没有什么金碧辉煌的扮相。
更别提陈尚武现在所处的这种小巷里的茶楼了,就简简单单的几张桌椅,不浪漫、不奢华,也并不新潮时尚,只要口味不错,份量实实在在的也就街知巷闻了。
沿着小巷往里走了十来分钟,错落在四周的楼宇显得越发的破旧,巷道上更是不见几个人影,不远处还遗留着几处废弃的厂房,透出一股破败、荒凉。
“阿东住这里吗?”
一栋三层旧楼前,陈尚武停下脚步,皱着眉头,脑海中仔细回忆着、对比着,好一会才确定,确实是这里。
“阿东好像是住三楼吧。”
陈尚武凭着脑海中模糊的印象,开始沿着斑驳破旧的楼梯往上走。
很快,来到三楼,一大股汗臭和脚丫子混合的臭味扑面而来,不大的空间用木板隔断成两排一个个的小房间,中间留着半米宽的过道供租客行走,
过道没人,只有偶尔从其它房间传来一声声话语。
来到左手靠边的第一间房,房间没有门,只有一张破旧的布帘遮挡,拉开布帘,狭小的房间内放着一张斑点锈蚀的单人铁床,几乎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只能勉强有个下脚的地方。
“阿东不在?”
陈尚武看着空荡的房间,皱了皱眉,向楼道走去,他准备在楼道等阿东,虽然香港的廉租房都是这样的环境,但这里的气味还是让他稍稍有点不适应。
刚抽了一支烟时间。
“哒哒......”
楼下脚步声传来,继而一个精壮的年轻人来到三楼,正是收工回家的吴东。
“尚武,你怎么来了,身体好了吗?”
看到楼道中的陈尚武,吴东愣了一下,转而脸上笑逐颜开快步迎上来,话语中满是关心。
五天前他去陈尚武家时,刚好碰到回家的陈母,听陈母说起他才知道陈尚武突然生病住院了,他知道陈母家里也不富裕,还是在鬼佬医院,便连夜凑了五千块给陈母送了去......
“放心吧,我身体已经好了。”陈尚武心里一暖,抬起右手很自然的拍了拍吴东的肩膀,话音一转,
“你这刚回家,应该还没吃吧,你看,我给你带了刘记茶室的点心,有烧麦、糯米鸡、马拉糕......”
说着,陈尚武把左手中的袋子提起来,用右手摸了一下外面的袋子,尚有一丝余温,
“还好,没凉透,走,回房间吃。”
一把拉住吴东往里走。
刚走没两步,吴东却停下脚步,“现在天还没黑,我们还是到楼下去吃吧,房间太小了,坐不了...唔...你等下。”
吴东大步向过道里头跑去,不一会,一手拿着一张简单的折叠木桌另一只手抓着两个小凳子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