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卿,指的便是有学识的读书人和当官的人,这种说法,在大陆诸国都有,一般是指代管理阶层。
而在楚国,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准确的说是世卿,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制度,叫做世卿世禄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享受所得的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楚国曾十分盛行。
这种制度很可怕,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影响,那就是阶级固化。
也就是说,人在出身时就基本定下了以后命运。
出身官宦富贵之家,必然大富大贵,出身穷苦贫农之家,注定翻不了身……
世袭世禄就是封建体制造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便有了变法改制,形成容易,破坏很难,有些利益群体难以触动,因此折中改为了,士卿。
其实换汤不换药。
上层贵族控制了文化教育,也就控制了官僚选拔,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阶级固化!
而王康此举的根本,就是在破坏这种制度!
不问出身,仅是这一条就属于打破常规。
要知道,在原来的大楚体制中,选拔官员主事,先看的就是出身,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穷苦出身的普通人不识字,不明理,也缺乏这样的才干能力。
但凡事总不是绝对的,哪怕是处在这样的环境,缺乏教育资源,但依旧有一些寒门学子,他们有自己的途径习文识字,有才学有才干,而想要改变命运。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谋士,他们加入到贵族高层,成为其门客,希望能够得到封赏,踏入这个圈子,改变原属阶层……
但这条路很难走,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真正能走出来的有几个?
而王康现在就是要打破这种体制,虽然初露端倪,但人们已经明白,原本的体制要被废除了……
这对人们整体的冲击是巨大的。
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人们思想固化,原本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原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却让他们有种诚惶诚恐之感……
王康也明白这个道理。
任何改制,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被人们接受的过程。
并且每一次改制都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会带来什么后果,需要做什么样的平衡,不是一句话,一张文就能解决的……
纵观历史,哪次变法改革都会伴随着血腥,成功者少有,大多的结果,都是妥协。
来自现代的王康,当然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常言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可在他看来,原本的楚国就没有半点精华,深度了解之后,简直无语。
这完全是一个封建腐朽到骨子里的王朝,问题太多太多了……
他要改变!
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推倒重建。
把原来的全部废除,全部否定,然后重新建立新的体系。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都需要重新建立,这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王康也终于明白,管理一个国家有多难,尤其是这种完全崩坏的国家……
不过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执政理念都在有意识的灌输,由小见大。
直接改变,可能别人也接受不了。
比如临时官员任用,这本来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实在是无人可用,或许楚人制楚,还更容易被人接受。
他需要的是平稳。
等一切都稳定了,在发展教育,建立成熟的官僚选拔制度。
其实王康也不是没有人,只不过他麾下的人才都在新奉城和南沙湾,王康还真正考虑,是否要将那些转移过来。
现在他有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能够动用更多的资源,以前一些无法开展的事项,也能够进行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事情稳步推进,之前的烂摊子也变了样,至少寿春及周边已经稳定下来。
五大雄关也没有闲置,重新有了兵力进驻把守,城防治安等也趋于完善。
接下来,一个重要的事项,也要提上日程,那就是举行登基大典仪式……
现在条件已经成熟了,并不像当初战争结束那么混乱。
登基大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王康再不喜欢这种走流程走过场的形式,也必须要认真对待!
古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这登基大典,就起这个作用。
告诉天下人,我是皇帝了,以后这个国家就归我了。
其实就这么一回事。
但王康已经感觉到了麻烦。
真的是太麻烦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