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楼的顶层宋统殷百无聊赖的自斟自饮。
宋统殷将自己治下的太原府、平阳府与王则之治下的大同府做了一下比较,他忽然发现,大同府是越发的繁华了。
宋统殷一边喝酒,一边竖起耳朵听着楼下商人们喧闹的声音,一时之间内心之中五味陈杂。
现在的大同府与以前饱受战火凌乱不堪的模样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大同府的街道非常整洁。
每天都有专门的人洒扫,王则之称这些人为保洁员,甚至,他为了管理这些人员,还成立了保洁司。
王则之的这一举措,既保证了城市里的干净整洁,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营生,不少无事可做的百姓成为了保洁员,以此养家糊口。
现在的大同府越发的热闹,每天都有商人前来大同府寻找商机,或者是拿资质接一些小的事业项目。
宋统殷自从到了大同府的地界,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衣衫褴褛的流民了。
王则之在大同府的交通要道上布置了哨卡,凡是前来的流民都会被接收,编为户民,发放衣物,分配到相应的州县、堡寨、火路墩,交给当地管理城池的警备司、派出司。
警备司、派出司接收这些流民之后,要么把他们分配到大同府内各个事业项目的工地上,要么把他们送到王则之麾下的田庄。
总之,只要来了的人肯定不会饿死。
宋统殷更为惊讶的是当地严密的组织力度,与大明别处的管理制瘫痪废黜不同,当地的警备司制形成一张非常严密的基层控制网。
不论外来人口租房、经商还是务工,都必须到当地警备司备案,若是前来的人员身份有问题,这些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并把他们抓起来,这也是王则之警备司的一项工作。
在这种森严的控制网下,外来奸细想要存身是非常艰难的事。
这其中有一件事让宋统殷非常满意。
那就是不论是地方关卡,还是大同府城门,上到守城官员,下到哨卡小吏,他们手里都有一份宋统殷的画像。
也就是说,整个大同府当差的人都认识宋统殷。
宋统殷带着数十亲卫,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大同府,使他大大享受了一下特殊待遇。
和那些排队等待核验路引和身份证明的百姓相比,宋统殷的待遇比他们高了好几个档次。
在大同府还有一点是宋统殷从来没见到过的。
当他路过山阴县的时候,看到守城的警备小吏欺压百姓,收受钱财的时候。
山阴警备司的警长,带着一帮人从城里冲出来,当即就把那欺压百姓的警备小吏捉拿了。
据宋统殷听闻,各地警备司和派出司的官员,都是一些为人正直,享有善名的人物。
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钱财,但他们的威望却很高。
宋统殷觉得相比较那些盘剥民脂民膏的官员,这些警长似乎更适合管理地方。
因为有这些警长的存在,大同府变成了百姓口中稳定与安全的好地方。
于是太原府、平阳府内的百姓挤破头都想进来成为大同府的户民。
他们跑到大同府,有手艺的沿着道路两旁摆起了小摊,没有手艺,跑到各个事业项目的招工处,等着中标的老板来这里招人。
这件事让宋统殷很是头疼。
最近平阳府、太原府流失的百姓越来越多了,长此以往,大同府会越发兴盛,反观太原府和平阳府会因为劳力的缺失渐渐变的衰落。
宋统殷此次前来,一是为了要到王则之承诺的十万石高产粮食。
二就是想让王则之把太原府、平阳府两地的百姓放回去,或者说把他们赶出大同府,让他们哪回来的到哪里去。
在古代,皇帝为了巩固统治,都会给百姓洗脑,希望他们一辈子呆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为他们创造财富。
皇帝都是这么想的,宋统殷更加会这么想。
他不求自己当差的时候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政绩,只求不出什么差错。
现在王则之把大同府经营的太好了,影响到了山西别的地方,这样就会产生矛盾,他不想激化这种矛盾,他怕由此引发什么不好的结果。
“山西总兵,荣禄大夫,官拜一品,年轻,麾下的兵马都是悍卒,府内的治理更是如此出众,哎,我老了。”
宋统殷自顾自的喝了一杯,他的背变的更加佝偻了一些。
宋统殷此言并不是嫉妒王则之,他知道自己之所以不像魏云中一样获得升赏,那是因为他一来就断绝的官场送礼的不正之风,他的这种作派惹恼了朝中的某些人,这些人不想他这种人高升。
所以,即使他头上有功劳,他也不会再升职了。
国家糜烂,朝廷糜烂,他身为一省巡抚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宋统殷放下酒杯,起身来到窗前。
他仔细观察起了楼下散场的商人们,还有往来大同府百姓。
江南而来的商人们,一个个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