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过,在南朝,陈霸先趁南梁大乱,于557年建立了陈国,史称南陈。这样一来,在南朝就有两个政权:一个是陈国,一个是西魏、大周/北周扶持武帝萧衍之孙萧詧,在江陵建立的傀儡政权西梁/后梁。
看前面介绍,也知南梁被侯景搅和的大乱,陈霸先虽建立的陈国,可是,南梁的残余势力并没有全部臣服,加之还有北齐的威胁,陈霸先建国初,有着“号令不出建康千里之外”的无奈、尴尬状态,陈霸先一面笼络江左豪族,恢复江南经济,一面四处征战、四处讨平,从北齐手里收复淮南失地。
陈霸先出身草根,成为帝王后,没有忘乎所以的挥霍,史称他“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颁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哥钟女乐,不列于前。及乎践祚,弥厉恭俭 ”,总而言之,就是生活简朴。
可惜,陈霸先仅在位三年,于559年(南陈永定三年,北齐天保十年,北周武成元年,西梁大定五年,南梁天启二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陈霸先有四个儿子,可是,仅存活了第四个儿子——陈昌,荆州陷落后,陈霸先的哥哥陈道谭的次子陈顼,与陈昌一起被北周所俘,因此,陈霸先建立陈国时,他唯一的儿子在北周做俘虏。
关于陈顼有些绕嘴,不过,记住这个人。
陈霸先即位,频频遣使请北周释放陈顼和陈昌,北周表明同意释放,却从未付诸行动,直到陈霸先驾崩后,陈国无皇嗣,于是,陈霸先的侄子,陈道谭的长子陈蒨接任了皇位,560年正月改元,号“天嘉”。北周为了给陈过制造些内乱,反而将陈昌放还。
史书上言:陈昌自恃是陈霸先嫡子,在途给堂兄陈蒨写信,言辞非常不客气,要求堂兄让位,惹的陈蒨很不高兴等等的情节,咱看看就行了,到底是不是如此、其中的猫腻,各自脑补吧。
其结果就是:陈昌在渡江时,陈蒨的心腹大臣侯安都,趁周围无人时将陈昌推入长江淹死,对外宣布陈昌在江中因船坏溺死,时年二十四岁。
天嘉元年(560年)四月,丧柩至京师,陈蒨亲出临哭,追谥号献,厚葬。而侯安都更是被陈蒨所信任。
陈蒨夺得帝位后,励精图治,对内: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陈朝在陈蒨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史称“天嘉之治”。
对外:
扫除南梁残余:
559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率军东进,拥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派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今安徽望江县),陈蒨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天嘉元年(560年),王琳与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荆州,结果王琳兵败,王琳与萧庄逃亡北齐,陈朝也自此成为南朝正统。
逼退北周,统一长江以南:
击败王琳和北齐的联军之后,又收复了江、郢二州,消除了后方隐患。随后进军巴丘(今湖南岳阳),截断江路。北周军队在陈军采用封锁政策所造成的威胁下,只得迅速撤退,这时陈国政权才算初步稳定下来。以后广州刺史欧阳頠、桂州刺史淳于量又先后归附,长江以南皆在陈国的统治之下。
讨平陈宝应之乱:
说这个之前,先要介绍两个人:
第一位留异:留异,东阳郡长山人,世代是郡的望族。侯景之乱时,留异回到乡里招募士兵,因东阳郡丞与留异有矛盾,留异便引兵杀了东阳郡丞和他的妻子儿女。太守沈巡去援助台城,让郡给留异,留异派他哥哥的儿子留超监知郡事,自己率兵随沈巡出郡都。
京城陷落,留异便追随临城公萧大连,萧大连封他为司马,委以军事之任。
留异生性残暴,没有远大谋略,督责萧大连军主时对左右私树威福,众人都疾恨他。正逢侯景部下将军宋子仙渡浙江,留异奔还乡里,不久即率众投降于宋子仙。这时萧大连也前往东阳的信安岭,想要到鄱阳,留异于是做宋子仙向导,命令捉拿萧大连。
侯景封留异为东阳太守,将其妻儿收为人质。侯景行台刘神茂兴义军抗拒侯景,留异表面上赞同刘神茂,而暗地里却与侯景结盟。到刘神茂败北,被侯景所杀,惟独留异获免。
侯景之乱平定后,王僧辩派留异慰劳东阳,留异仍然纠合乡人,保据点设岩阻,手下人一时甚多,州郡都害怕他。
到了陈朝,因为陈朝政局还不稳定,留异又是个有野心且又势力之人,陈霸先将长女丰安公主许配给留异第三子留贞臣,以示拉拢和安抚,之后,征留异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但,留异不去就职,一步不离的守着自己东阳老巢,陈蒨即位后,改授留异都督缙州诸军事、安南将军、缙州刺史,兼东阳太守,这也算是一种妥协吧。
留异阳奉阴违,面上对陈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