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栗王朝,是在法家地盘的最前线,自从远伐军从百法之洲经过过海桥登陆浩正大洲,这里就是一处主战场。
不仅远伐军的帅营就在此处,儒家的调度中枢也同样从文庙搬迁到了大栗王朝京师,观礼城。
白川等人从昱真宗下山御风而行,在赶到观礼城时,如今的大栗京师已然成了一座天下最坚固的堡垒,浓厚得文气笼罩,让这座存世数千年的古城更加有几分古韵,而弥漫得文气更是压得大栗皇室的龙气只能蛰伏在皇宫深处。
只不过大栗皇室之人对此并没有任何异议,熬过这一场大战,大栗可就算得上是人间界最鼎盛的一个王朝了,国祚岂会断?如今可不止唐门在背后当供奉扶植,而是三教之一的儒家。
观礼城汇集了整个浩正大洲的世俗王朝兵力,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铁骑经由此处安排然后奔赴各处文气长城的驻守地,集合整个浩正大洲可战之兵,足有数亿,只不过面对冥间的阴兵鬼将和妖族妖禽,似乎也并不显得很夸张,尤其布防在各地文气长城之后,更加显得冷冷清清,面对得是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敌军,巴不得拉起整个浩正大洲的百姓一同上阵才好。
至于在浩正大洲扎根的各家仙家门派,也俱都派遣出门下可战之人前来观礼城听候儒家之人的调遣,不管出身何等根脚,这些在浩正大洲扎根已久的仙家门派早就和儒家牵挂上了勾,有道家的下宗,有佛教的弟子,也不乏一些在百家之中夹缝里求存的小门小户。
除却一些大宗门,比如道家正道十宗里的道德宗,佛教的法严宗,都是佛道两家在浩正大洲埋下的钉子,只不过在事情演变到如今这等情况之后相继搬离了山门,就跟在百法之洲落脚的正一宗一般,一洲的气运都被人家牢牢地捏在手里,继续占着山门顶个屁事。
如今礼圣老爷身化一洲山河,浩正大洲正是文气最浓的一刻,道德宗也好,法严宗也罢,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继续呆在这边受人白眼,早早就收拾妥当各自回了自家的大洲里去。
当然同样的,分布在其他三洲的儒家书院也同时搬离了山门各自回了浩正大洲,不过仙家福地本就稀缺,这些从他洲搬回来的书院还真不一定能在如今的浩正大洲找到一个好的落脚点,并不是谁都像昱真宗这么好命,有白仁留下的白氏祖宅之地可以瞬间拉起一个大宗门,不过这也顺势重新在浩正大洲开始了一次势力洗牌,那些别家门派的福地相继退出,让儒家书院顶替,更现实的是,一些和儒家关系不清不楚的仙家门派都是率先给推上文气长城当炮灰的一拨人,毕竟自家人要落脚,既然你们不愿意站队,第一批死得不是你们还有谁。
观礼城是一灰溜的儒家修士,颇为壮观,偶尔夹杂一些别家根底的修士,但也大多面有难色,以前的三大洲虽说有三教各自祖庭坐镇,大多还是兼容各家落脚的局势,如今三教更加分明,只要是正统三教出身的,呆在别洲大多只是受人白眼的份,可那有如何?毕竟在底层混迹的小门小户居多,谁也难以做到像正一宗,道德宗,法严宗这等庞然大物,一旦搬迁山门,在各自的大洲上早就给你挑了最好的灵山秀水的福地等着,他们要是回去怕是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还不如就呆在这里,以小博大趁着儒家死战,打赢了还能少了他们的好处?
儒家的指挥总部设在观礼城的知礼书院,同样属于儒家三十六家书院之一,和临近的霸铎书院互成犄角之势。
至于那些别家王朝的来人,统一给安排在观礼城外驻扎,其实也呆不了多久的时间,一旦在知礼书院点卯之后很快就会被分配到文气长城的驻扎点,只留下几个主事人听候差遣便是。
所以白川一路过来,看到无数的军营,城外的山头也是四立,可其中就没有几个人,冷冷清清的,大部队差不多都已经开赴文气长城上了而已。
不过这一次昱真宗的待遇不错,主持儒家事物的文教副教主施礼,因为礼圣老爷的身化山河之举,他作为礼圣老爷的嫡传弟子立马就给推上儒家真正当事人的位置上,一直对白川欣赏有加,当年还曾和白川道左相逢,认定了此子将来必会带领着儒家走上一条再兴的大道上,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不得不佩服施礼的看人精准。
昱真宗的落脚处是在观礼城内,腾出了一座仙家阵师打造的王侯府,就座落在知礼书院边上,在整个浩正大洲享有这等待遇的仙家宗门不多,大多是三十六家书院,像昱真宗这样的宗门可真没有几家。
待安定完毕之后,虞照清直接入住了知礼书院那边,身为儒家十圣人又是此次代表儒家参加虎溪大辩的圣人,她本身就是儒家最高一层的人物,自然需要参与到决策圈里,比如王少逸,吴之铉,晏子溪,李青莲同样被邀请到知礼书院下榻,如今的儒家最需要的就是群策群力,可即便如此还依然觉得人手不够用,实在是因为冥间和妖族,层出不穷的大修士太多太多。
而儒家的帐营就设在大栗的重镇,纬城。
所有奔赴文气长城的军伍都需要两道手续,首先是知礼书院颁布的文书,其次则是在纬城拿道军符才有资格上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