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绞明> 第260章 让人头疼的医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0章 让人头疼的医学(1 / 2)

人民军统治区军事、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等部分都在快速发展中,唯独一个领域最让方南头疼,就是医学,人民军统治区的医学发展非常慢。

人有生老病死,“病”非常重要,全天下就没有从来不生病的人,轻者腹泻、感冒,重者身体重要器官病变。

人遇到小病无所谓,坚持坚持,很快就能病愈,一旦生了重病就不是坚持那么简单,很大可能直接病死。

上到皇室权贵,下到底层老百姓,最怕的就是生重病,皇室有医术高超的御医,但对于大部分重病都无法治愈,顶多就是进行一点缓解,看生病的人自己能不能熬过去。

连生孩子这种最常见的事情对女人来说也是一个危及生命的考验,连皇室都经常出现一尸两命,更不要说民间。

方南将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就是所谓的中医,现代医学就是所谓的西医。

就像是科技发展,医学并不应该按照地域划分,而是应该按照时间去划分,就算西医没有传入华夏大地,给予足够的时间,也能从传统医学慢慢发展出来现代医学,只不过在封疆王朝统治下,这个时间会非常的长。

传统医学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传统医学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华夏大地上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传统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后来的传统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传统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倭国、中亚、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传统医学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

传统医学的发展时间已经快有两千年,传统医学有些东西比如经脉对方南来说是玄而又玄,即便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使用科技手段也无法在人身体中找到经脉的踪迹。

不去管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在方南看来传统医学的治病效果是比较差的,小病无所谓,遇到大病,传统医学就有些懵了,比如人身体重要器官病变,传统医学不管是针灸还是吃汤药,都无法治愈,顶多就是缓解一下病情,让病人多活几天,该死还得死。

传统医学好歹也算医学,对病症多少有些效果,换到西方国家,放血治病这种治病方式都能够出来,这不是要让病人死的更快吗。

不过也是因为西方国家在传统医学上没有多少发展,直接在人身上动刀子放血,西方国家更快发展到现代医学,华夏大地因为传统医学根深蒂固,想要自然发展出现代医学就比较困难了。

现代医学不是想要发展就能够发展起来的,目前人民军统治区以传统医学为主,现代医学正在起步阶段。

在人民军举旗到占领整个广东时,对统治区里的大夫郎中下手非常少,一方面是整个时代里大多数大夫都遵循“医者仁心”,可以称之为好人,另一方面也是方南要求放过只犯下小错的大夫,只将罪恶深重的大夫抓走。

本来大夫的数量就非常少,再将大批大夫抓了杀了,那人民军统治区的医学发展会更慢。

为了发展医学,人民军政府出台政令,所有医馆免收税,医馆多收学徒,人民军政府还会给予奖励。

即便是如此,人民军统治区的医学发展速度依旧非常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医学中的学徒想要成长为独立看病的大夫,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学徒,起码要识字,进入医馆后要认识所有的药材,还得背医术,一整套下学徒才能够在老师看护下尝试给病人看病,一点点积攒经验,最终得到老师认可后才能够出师。

方南有心建立一所医学堂,让经验丰富的大夫过来担任老师,可以同时教授更多的学生,快速培养出一批批大夫,就可以加快医学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