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宝藏》通过这场展映, 彻底在国外火了。
国内也有许多人都在关注,看到这个消息欢欣鼓舞,纷纷摘录国外影评网站上的评论,回来高兴地期待猜测。
“等上映等上映!啊啊好期待啊!那番茄新鲜度90%以上,口碑这么好, 华国电影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火过!”
“好想看,好嫉妒那些已经看过的影评人啊!有看过的来说说到底是什么情节吗?”
“就知道这两个搭配肯定没问题!牧瑶的灵气和傅修远的经验, 双倍的快乐双倍好看!”
然而与此同时,又有一些不知何物的网友, 跑来阴阳怪气。
网络上总有些人,见不得我们国家强盛, 见不得我国文化产业发达,认为只要我国电影在国外评价好, 那都是买了水军,或者跑出去镀金的。
于是这些人跑来阴阳怪气地说:
“倒也不必这么吹吧, 小心到时候上映了打脸,那种媒体影评人的倾向,和普通观众的喜好完全不同啊。”
“不会是那种沽名钓誉的片子吧?急着跑去国外镀金, 回来又来赚咱们国人的钱吗?”
“水军请太多了吧,我就等着上映后票房惨淡打脸了。我不信华国导演拍得出符合普世价值的片子,西方那边有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咱们这些粗制滥造的导演可学不来。”
“就是啊, 现在国内有些导演, 走路还没学会呢, 就想着出去跑去跟别人开车的竞争了,不要大言不惭了好吗,出去不就是被外媒看笑话吗?”
这些言论夹杂在各种粉丝控评中,并不算显眼,然而一眼看过去确实令人不适。
剧组的官博继续有条不紊地发着宣传,包括拍摄期间的一些趣事,国外的专访栏目,各种相关花絮等等,几乎每一条下面都有这种类似的评论。
陈宏光也发微博阐述了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相关灵感,其中提到了华国知名知识分子梅馥佩女士,说自己这部电影就是以她为原型的,又感谢了她的弟子黎乐寒。
谁知这又捅了马蜂窝,那些本就对此电影颇有微词的网友,都难以置信一般问着:
“华国的女医生,怎么可能有这种故事?不就是个女研究学者吗,怎么还跟恐怖组织之类的扯上关系了?”
“这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至于吧?难道咱们国家随便一个女研究员,都是超级英雄款的了?”
“只有我觉得那个黎乐寒在撒谎吗?他老师要真那么牛,早就风靡全国了吧,怎么可能一直没人知道,恐怕就是他自己编的故事吧,或者是他老师编的故事?”
眼看质疑的声音不断涌出,陈宏光赶快继续回应,深入地阐述了当时跟黎乐寒聊天时,听到的原版故事。
确实原版故事没有那么惊心动魄,梅老师也没有在雨林里找到毕生爱人,但这故事主线,也就是被绑架进恐怖组织后自行逃脱,是绝对真实的,电影对此进行了一定加工。
由于相关的细节不能说太多,否则就是剧透了,所以他越深入解释,反而越像是在掩盖什么,引起那些人各种质疑。
陈宏光也不知该怎么办,只好暂不回应了,专心去准备电影上映相关。
那群阴阳怪气的人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相,高兴得不得了,全网到处去刷相关的内容,趾高气扬地指责那些维护陈宏光的粉丝:
“跪久了站不起来!一群舔狗!你国没有真正的大导演,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猴子还有你们这群小猴子粉丝,真是笑掉大牙!”
像这样的人其实心态非常复杂,他们一边觉得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很慢,一边羡慕西方国家优秀的文化工业体系,然而又对华国的任何尝试成就冷嘲热讽,仿佛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出他们别具一格的欣赏力和优越感。
本质上还是自卑感作祟,他们成长在崇尚西方文化的环境中,面对新兴事物总是有种自卑感,所以拒不接受任何成长,待在自己的自备安全区中,还偏爱到处去指点江山。
然而这时,忽然有位非常意想不到的对象,直接怼了。
竟然是微博几乎不更新的傅修远,发了一篇长文——《致那些无脑批判[雨林宝藏]的网友》
“某些无脑批判该电影的朋友们:
凭什么你们永远认为,华国文化就是比西方文化低一等呢?凭什么你们就觉得,海外媒体对华国电影的赞誉都是水军都是假的呢?凭什么你们对认真做电影的华国人冷嘲热讽,还要转回头来失望地说,华国没有好电影呢?
你们前后矛盾的行为和语言,只暴露出你们最大的特点,那就是生活在西方语境中,蒙着眼捂着耳,对身边一切不听不看不关注,活在过去阴影里,活在恐惧和自卑中,苦苦挣扎。
你们这么会喷人,平时生活一定很苦吧。
认真建议,大家不要学这些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智力缺陷者,不要理睬他们跳脚的言论,该怎么看电影就怎么看电影,看海外佳片并不优越,看国内新片也不用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