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解州关云长,桃园结义刘关张。
义薄云天当人杰,忠义美名万古扬。
关羽(?—220),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
关羽身长九尺(汉尺一尺是现在的23.4公分),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23岁时,因当地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184年,黄巾起义。他逃至涿郡(河北涿县)时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起兵。和刘备、张飞结识后,三人情如兄弟。在桃园三结义中,关羽排行第二。刘备理事待客之时,关羽侍立左右。他武功盖世,手持一把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关羽终日随同刘备,八方征战,不畏艰险。初对付黄巾军时先斩程远志,后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公元200年刘备偷袭徐州,杀死徐州刺使车胄,关羽驻守下邳。同年曹操东征,击败刘备,关羽被俘。徐州之战后,羽为保刘备家眷,不得已而降曹,受封偏将军,受曹操厚待礼誉。刘、关、张三人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情同骨肉的异姓兄弟,尽管曹操尽心讨好关羽,想将他留住,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许以立功报曹操后离去追寻刘备。
公元201年,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在白马攻打刘延,曹操派关羽张辽迎击颜良,为报曹恩,白马之战中,关羽于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取下他的首级回到阵中,袁绍诸将无一人敢阻拦,这是历史上关羽的成名战。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袁军皆披靡,解了白马之围,受封汉寿亭侯。后来得知刘备消息,关羽弃曹而去,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为五虎上将之首。并掌管荆州军政。魏蜀之战,关羽水淹七军。赤壁之战后,刘备尽收荆州诸郡,刘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攻打樊城时中曹仁军毒箭,(因箭头有毒,每逢阴雨天骨头便疼痛,关羽接受医生的建议刮骨疗毒,并在动手术时举杯畅饮,谈笑自若。)曹操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援助曹仁,结果在樊城北十里罾口川处被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关羽斩杀,这时的关羽威震华夏。
曹操曾因欲避关羽锋芒而从许昌迁都(樊城乃魏都城许昌最后屏障),后因司马懿、蒋济力阻并建言鼓动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在此之前孙权曾派使者到关羽处,希望娶关羽之女为子媳,而关羽没有遵照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之言,侮辱来使,惹孙权大怒。同时,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屯兵公安,由于平时关羽对他们轻视而造成忌恨,不尽力供应军需,在听闻关羽“还当治之”之言后勾结孙权,袭取关羽后路。那边曹操派大将徐晃增援曹仁,关羽攻打樊城失利,引军退回时江陵已被孙权夺取,关羽兵败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关羽及其子关平被孙权斩于临沮,享年58岁。
纵观关羽一生,无愧于戎马生涯,历经百战,而最后却输在他的弱点“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鲁迅曾评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惟于关羽,特多好语”。有对联赞关羽: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寒心。关羽有三子一女,一义子关平,关平原是汝南关定庄上关定次子,有兄关宁,学文。次子关兴,字安国,受诸葛亮器重,北伐时任龙骧将军,关兴有子关统、关彝。关羽三子关索,诸葛亮平定南蛮时曾用其做先锋。并掌管荆州军政。
关羽一生仁义、一言九鼎、一腔赤诚、一身傲骨、义薄云天,成为民间公认的忠义形象,为后世之人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受到世代颂扬,被尊为“关公”亦称“武圣”、“关二爷”。蜀汉后追谥关羽壮缪侯。宋、元时期关羽被尊为“真君”、“武安王”,至明、清时期被尊为“大帝”,四处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