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文命功劳大,历尽艰辛治洪荒。
三过家门而不入,万古黄河美名扬。
禹,姒姓,名文命。亦称大禹、夏禹。帝尧臣夏鲧的儿子,出生地在山西芮城。(鲧部落说法不一,有说在河南嵩山,有说在四川,有说在山西芮城中条山。但根据多数记载和对鲧治水遗迹的探讨,鲧部落应在山西芮城。《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帝王世纪》:“夏鲧封崇伯。故《春秋传》曰谓之‘有崇伯鲧’,国在秦晋之间。《左氏传》曰:‘赵穿侵崇是也’”《夏朝诞生之谜:破解真实的大禹治水》: “鲧部落之聚居地以与芮城境内之共水为是。“赵穿侵崇”之崇地应该不出芮城之范围。二里头文化的类型之一东下冯遗址离芮城甚近。芮县北部的永济、运城、侯马、闻喜、新绛、襄汾、绛县、临汾,都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遗址。《简明历史词典》:“鲧,传说为原始部落首领。居于崇(今河南嵩县北),故号崇伯。尧将鲧封于崇地,崇指崇山而言。崇山即河南省登封之嵩山,故崇地当在今河南省登封嵩山附近。”)上古时期治水英雄,部落联盟首领。
上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为治洪水,帝尧起用了孔壬。孔任奸佞,轻浮浪荡,没有一点成效,帝尧将其削职为民。以后,帝尧又启用鲧来治水。鲧采用“堙”的办法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九年之间,鲧刻苦努力、率领人夫筑出了千里长堤。由于只堵不疏,洪水积满大堤而决堤,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帝尧殛鲧于羽山,好看的小说:。虞舜贤能,慧眼识人,举荐了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深明大义,不因私怨而废公义,挑起了治水重担。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禹奉命治水以后,劳苦身躯,集思焦虑,跋山涉水十三年。三十岁才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攸、女娇为妻。辛日结婚,甲日便外出治水。后来女攸化石生出了启,启是由女娇抚养成人,禹没有抚养过儿子一天。治水期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时间,他带领人夫治理了九大川:第一条是疏通弱水,到达合黎山,使其下流流入沙漠。第二条是疏通黑水,到达三危山,使其流入罗布泊。第三条是从积石山开始,经孟门山、龙门山、雷首山到华山北面。然后往东经砥柱山到孟津,经雒水北岸到大邱山,在向北经过降水,到了大陆泽。再往北治理了九河,汇入逆河,排水入海,缔造了万古黄河,形成了千古伟业。第四条是疏导沇(yun.湖北境)水,向东流是济水,济水穿黄河再流出来,汇入荥(xing.河南境)波泽后,继续向东,经陶丘北边,疏导进入荷水,继续往东北疏导与汶水结合。再往东,转北流入海中。第五条是疏导淮水。从桐柏山开始,疏通了泗水、沂水往东导水入海。第六条是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向东会合了沣(feng.陕西境)水。然后将泾(jing)水、漆水、沮(ju)水导入渭河,向东流入黄河。第七条是疏通雒(luo.洛水旧时名)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会合了涧水,瀍(chan)水。再向东汇合伊水,然后向东北导入黄河。第八条是疏导瀁(yang.河南境)水。从嶓冢山(bo.zhong.甘肃境)开始,向东成为汉水。再疏导向东,成为沧浪水。经三瀁(yang.)水到大别山,再向南导入长江。又向东流,汇成彭蠡 (ci)泽后,继续向东,成为北江。最后导入海中。第九条是疏导长江。从岷山开始往东疏,分出一条支流叫沱水。又往东接着施工,到了醴(li)水。越过九江,到达东陵。再往东往北斜凿,汇成了彭蠡湖。再往东进入中江,然后导入海中。
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仅减少了人民的灾难,而且给百姓带来了大面积可耕之地,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他还治理了九大州,使九州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在济水和黄河间的兖州一带,他疏通了九条支流:雷夏泽也已经汇聚成湖泊。雍、沮二水共同流了进来,百姓都能从丘陵上搬到平原,在那些适宜种桑的土地上养起了蚕;从东海到泰山这一带的青州,疏通了潍(wei.山东境)水,淄(zi.山东境)水;从荆山到黄河的豫州一带,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导入黄河;冀州一带的治洪征赋是从雷首山、壶口山开始,其次是治理梁山,歧山,接着便施工到岳山南边、漳水流域;泰山以南至淮水的徐州,治理了淮水、沂水以后,蒙山、羽山也得到了治理;北到淮水,东南到海的扬州一带,三条江水也已疏导入海;从荆山到衡山的南边,是荆州地方。长江、汉水都经过这里流入海里。九条江都被驯服,顺着河道而行,沱、涔二水已经疏通,云、梦二泽得到治理。;华山南边,西到黑水的梁州一带,沱(tuo.四川境)、涔(cen)二水都已疏通,桓(huan)水也得到了治理。汶水,嶓冢山,蔡山,蒙山同时也得到了治理;西起黑水,东到西河的雍州一带,泾水排入了渭水北岸的湾里,弱水排到了西边。漆水、沮水都已顺着河道流入渭水。沣水也与渭水合在了一起。西戎各国水患全平。
大禹治理完九州以后,又开始治理九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