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景四年的春天,大都督府在检查各军镇备案的时候,发现了朝鲜师推行的部队数字标号。在这份简单的编号规则中,司以上部队都有自己唯一的数字编号,这是因为现在明军最小规模的战斗集团就是司。
“这套做法很方便内部行文,大约是朝鲜师某个参谋想偷懒做出来的。”尤世威早就对陕西师、朝鲜师等地域特征明显的称呼感到不悦,这无疑是当年辽镇、宣镇等旧军镇的遗留。如今好不容易彻底收编了旧式军镇,新军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很注重四处调动,可这如何让战士形成归属感?
与尤世威有同样想法的当然还有总训导部。于是秦良玉与尤世威一合计,决定上疏皇帝陛下,在全军范围内重新制定部队番号,各部队不再以驻扎地命名。
朱慈烺对此倒是表示认同,他可没有在电视里看到过解放军叫做“某省第一军”的。
“重新编排番号是可以的。”朱慈烺道:“关键问题是这样做能否带来战斗力提升。如果做不到切实的战斗力提升,这种改制就没有必要,徒劳浪费时间和精力。即便是必须要做,也大可放在天下承平之后再做。”
尤世威对此无言以对。谁都不敢打包票说改个番号部队就更能打仗了,而且现在北伐方面军各部队仍在持续战斗中,如果因为这些事分散了参谋的精力,说不定还会导致战事失利。
“不过这个想法的确有点意思。”朱慈烺缓和了一下气氛,眼看尤世威头发也已经彻底白了,秦良玉更是不用说,可得珍惜这些老将啊。他道:“看来朝鲜师有点闲,不如将辽宁交给他们。”
尤世威颇有些意外:“陛下的意思是调动近卫第二军参加北伐?”
“当然。按照原本计划,现在也该进入第三阶段了。”朱慈烺道。
蒙古人的抵抗意志比大明最先预料地要弱许多,在失去了有声望的领袖之后,绝大多数蒙古人选择了投降大明,接受大明的册封,并且遵守大明法律。缴纳国税。
不过也因为蒙古部落一盘散沙的性质,有不少部落两面三刀,一面请求内附,一面又纵马劫掠,破坏明军后勤,这才是漠南平定之役延续了两年的原因。
如今漠南地区的蒙古人或是因为叛乱被处死,或是因为犯罪被流放,还留在原地放牧的牧民都是几经筛选出的顺良之民,基本满足了作为进军基地的要求。按照第三阶段布局。现在应当兵锋直指漠北,攻占乌尔格,完成封狼居胥的伟业。
“如果近卫第二军能够从东线北伐,对骑兵第一军、陕西第一军都是个好消息,他们的的作战压力将大为减轻。”尤世威道。
从当前锦衣卫、职方司、军情司等各个情报部门的反馈来看,漠北爆发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颇高。
漠南因为林丹汗的溃败而导致蒙古人四分五裂,宛如散沙,后来又因为大明对清军的反攻。大伤元气。
然而漠北蒙古却相对比较团结,喀尔喀蒙古的三大部族: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内乱。而且在崇祯年间一同前往沈阳,臣服于后金,行“九白之贡”——每年进贡一头白骆驼和八匹白马。
面对漠南十六部的分崩离析,喀尔喀三部并没有拥兵南下帮助自己的蒙古同胞——他们与大明一样,一样不存在清晰的民族概念。不过这反而意味着他们不会轻易投降,除非明军展现出让他们不能抗拒的力量。
“喀尔喀蒙古与我朝往来不多。要如同漠南一样统治恐怕更有难度。其人口在二十万上下,壮丁堪战者大约八万,而我军以三个军,十万兵力攻打漠北,应当略有胜算。”尤世威继续道。
打仗不光是比人多。士气、民心、地理、天候……都有影响。
“近卫第二军要挺进漠北起码也是六月之后的事了。”朱慈烺道,“八月发动攻势,在此之前先完成今年退役和新兵的交替工作。”
按时让战士退役是朝廷的诚信所系。虽然军营之中渲染甚强,但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愿意吃粮打仗。让战士按时退役,正是给不愿打仗者以希望,让他们看到只要认真训练,奋勇杀敌,还是能够安然回到老家享福的。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些退役下来的士兵并非立刻就会回到内地老家。他们在退役之前就会收到许多工作邀请,或是转入地方衙门担任警察,或是去巡检司任职,还有则是转为募兵,进入后勤部任职。
对于那些对军队感情极深,愿意用战功光宗耀祖的人,更是在服役期满之前就会志愿转为募兵,继续留在作战部队。他们往往都会被授予士官,甚至保送进入武备大学,学成之后以军官身份继续服役。
“十万人规模的作战,后勤压力已经到达极限了吧?”朱慈烺关切道。
尤世威认真道:“臣对此了解不甚详细,陛下当询以李昌龄。”
“李督前些日子提请退役,这事尤督知道吧?”朱慈烺问道。
“臣略有所闻。”
“但是后勤方面还没有人能够担当起李督的担子,所以朕没有准许。”朱慈烺无奈道:“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