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说:“哎!道教祖庭,后来,弄成这样,还真是,令人心中心生感慨,不禁惋惜啊……”
萧天枢笑道:“你这就想的多了吧,反正供奉的都是三清,大家都是认的一个老祖宗,信仰的也都一样,只不过在一些规矩和戒律上不一样,其他的都一样,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年复笑道:“哎!总是心里面还是有点不舒服的,毕竟这里以往传播的是正一后来变成全真,这听起来就不合时宜嘛,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毕竟都是道教信仰的一阴一阳之味道两种道也是正常的!”
萧天枢笑道:“那可不是,我跟你说道教还有五大道呢,不过其他几个现在都没落了,要不就并入到全真了,说来去还是全中到最后弄的嗯风生水起的,但是我想以后这正一还是有继承啊!”
年复说:“还有三种是哪三种?”
萧天枢说:“第三个:真大道教。创私人是刘德仁,而他则是主张自己的弟子们要修自己的德行,而且在道教中有着非常严格的九大戒律,分别是忠君孝亲,诚以待人,清净无邪,安贫乐道,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不盗窃,不饮酒,不骄盈,但是在宋朝之后,道教的地位就没有那么的高了,真大道教也开始衰落。第四个:忠孝道,属于是正一教的一个分支,创立者是许逊,而这个教派的很多教义和程朱理学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而且就是为了跟上当时的发展而创建的一个教派,而这个教派虽然不太出名,但是古代的那些士大夫对这个教派却是青眼有加。第五个:太一道教,在金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点名气,而创始人是萧抱珍,这个教派非常的特殊,萧抱珍刚开始只是在家中传道,但是后来一不小心信徒发展的越来越多,然后就被封为了“一悟真人“,而且也被并入了全真教中。”
年复说:“千篇一律,要不就是原来的那样了,就是原来正一的传承,要不就不吃酒肉的全真,分两派别,也可以了!”
萧天枢说:“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发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对中华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学技术等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是一个神秘而又远离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年复笑道:“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也是我要问的问题……”
萧天枢说:“正一派由张道陵于东汉时学道于鹤鸣山,并且得到太上老君的点化,正一派早期又称为五斗米道,因为要求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相较于全真的性命双修,正一派则是以修行符箓为主,张天师统领着龙虎山、阁皂山和茅山的三山符箓,所以正一派的道士主要以画符念咒,驱邪降妖为主。像如今的茅山派,净明道,天师道等等都是属于正一派。”
年复说:“正一道可以结婚生子吧?”
萧天枢说:“正一派可以结婚生子,所以看到新闻报道说正一道士结婚不要奇怪。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天师就是将天师之位传于他的后世子孙,距今已传承了六十多代天师。因为正一派的道士平时要做很多的科仪,比如祈福或者度亡,往往要忙上几天几夜,是一项很辛苦的体力活,所以正一道士就不忌荤腥,但是,不管是正一还是全真有四不食之说,即:牛肉、狗肉、乌鱼、鸿雁,因为道教认为这四种动物代表着忠义孝洁,如果你看到有道士吃牛肉,那么他就是一个假道士。另外举行斋醮科仪或做早晚课之前,还要忌食五辛即生葱,韭,大蒜,小蒜和葫荽。因为在上表天庭召神遣将时,如果法师食有五辛,嘴中有刺ji气味,是对诸神的不敬。”
年复说:“那全真呢?我只知道是,王重阳创立的?”
萧天枢说:“全真派又叫全真道是北宋末由王重阳所创,王重阳在山东宁海把自己所居住的庵命名为全真堂,凡是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全真”二字。后来王重阳招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孙不二、郝大通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这七位道长后来分别又各自发展了门派。全真派认为飞升登仙,长生久视是修道的目标,所以在修行时主张性命双修,以化炼内丹为主。所以全真派多出隐士,古往今来很多道士选择在终南山等道教圣地修行以求证道成仙。全真派有很多的禁忌,严格按照《重阳立教十五论》来约束自己,所以全真派的道士一般都是要出家住观修行,遵守十方丛林制度。并且要蓄长发,也不可以结婚。”
年复:“那么大家都是道士,如何区分各自不同的身份呢?”
萧天枢说:“既然都是道士,那该怎么从外表来区分正一还是全真道士呢?单纯从所穿的道袍区分不大,道教的服饰都是以青色为主,千百年来沧海桑田,道破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古代传统服饰的特点没有怎么改变。正一道士没有要求必须蓄发,所以留着现代发型的道士基本上是正一派的,还有就是从他们的帽子来区分,在道教里,把它称为“道巾”。道教有九巾之说,分别是: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全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