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这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一年前, 江湖仍处平静期,风秋做的最多的事, 也不过就是代苏梦枕接触各方势力, 能交好的交好,不能交好的进行威慑,致力于全方位压过六分半堂, 让雷损知难而退, 早点退休养老算了, 不要再掺和江湖事,也别在做天怒人怨的买卖,庇护些不该被庇护的恶人。
这时候,金风细雨楼已经和李无忌形成了同盟之势, 借着李无忌在朝中的影响力,金风细雨楼的扩张十分顺利,甚至还得了机会能给前线边疆的将士送些物资。
可以说,正是前景一片大好,极易令人放松警惕的一段时光。
李无忌是个行一步思十步的人, 许多旁人不会去想的可能, 他都会去思考。就比如“烈火烹油”“月盈则亏”这样的词语。李无忌想得很明白, 蔡相没倒呢, 老皇帝在他和蔡相之间,也显然还是更喜欢蔡相一点, 突然间他就在朝堂上畅行无阻了, 要说没有猫腻, 傻子才信。
所谓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只稍踏错一步,就有可能坠下万丈深渊再得翻身。花大作为商贾之后,在朝中行止只比李无忌更难,他略在外围,看的比李无忌也就更清一些,他同意李无忌的做法,朝堂上蔡相一脉突然作出的让步,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那个时候,李无忌还没能把蔡京的行为和断魂谷联系起来,他只是觉得政治场上暗潮汹涌,需要后手。所以他借着皇帝依然喜欢着他的当口,联络荣养得阁老重臣,劝皇帝封已长成的六皇子为王。
李无忌历史还不错,所以他非常清楚这个世界因为故事的融合而使得朝廷混乱不堪。就好比这六皇子——在真正的历史压根就不存在的六皇子,不仅存在着,他的见识还让初次见到他的李无忌想到了武侠世界里的另一个挺有名的皇帝。
一个面对叶孤城的刺杀都能说出“天子之剑”的小皇帝。
那时候李无忌就想过,如果这代朝廷真的救不了,那直接换一代或许也不错。所以在感受到危机时,李无忌的第一个想法,是要将革命的火种藏好。封王意味着蔡相有机会让对方偏离政治中心,六皇子从来都是青睐这位年轻的、出自世家的年轻探花的,李无忌提出这样的建议,蔡相一派只会顺手推舟。
于是六皇子封王,封王没多久,就被皇帝随便派了个差事,派去了太平王所在的封地。
太平王的封地在原本陆小凤的故事里,是反派宫九的大本营。只可惜世界变化太大,无名岛还没成势力的时候,就被前往南海的燕南天因为好奇给一锅端了。如今的太平岛就是个普通渔岛,那道上数不清的财富一早就被燕南天赠给了白云城用以改善南海渔民的生活,至于秘籍这样的东西,自然是全送回了金风细雨楼锁起来,以免流入江湖又生风波。所以若是要说如今最安全的异性王,本人忠君爱国的太平王绝对排名第一。
一个武功平平的宫九,李无忌认为六皇子能应付。要是连宫九都应付不来,那他保也保的没啥意义了。
送走六皇子本来只是一步小心为上的棋,却没想到歪打正着。六皇子走了还没多久,那把暗中烧着李无忌的火便更旺了。蔡相向皇帝进言,建议让李无忌为宗室之师。说他师从名家,又出生清流,在士林中很有名望,诸皇子对他也多有孺慕,让他教书再好不过。
老皇帝自己是个热衷诗书礼易茶的风雅人,他喜欢李无忌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他诗做的漂亮,画画得也很有特色(李无忌:感恩明清诗人,感谢现代素质教育以及让我临摹了无数骏马图的国画老师),说让如今前景一片大好的李无忌教书,他也没多想,一口就在金殿上这么定了。
皇帝在上头觉得是荣耀。李无忌在下头听着,脸色却微微变了。
他还在朝堂上立着,不是没有实权的“大家”,更不是已荣养的老臣。让他一个仕途正盛,眼见很可能要成为开朝以来最年轻尚书的官员,去做宗室之师——这基本就是要他去做帝师的意思。
帝师是什么位置,是曾教导年幼皇帝读书的老师,因为这个位置特殊,所以通常都是由远离朝堂的中庸大家担任,又或者是前朝卸任的前相宰甫,从没有说让本朝权官去做的道理。
如果李无忌真去做了这个老师,那他的仕途就算到头了。
蔡相都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让宗室弟子问他几个问题,从他的话里揪出些倾向性的话,编辑一下,再传给老皇帝知道——干预国政、教唆潜在的储君偏离国政是大罪,老皇子舍不得,那就是他丢官继续做老师。除非他真的教出个对他十分信赖的“新帝”,在十年二十年后帮他重入朝堂,否则李无忌就真是个空有名望,但半点抱负也舒展不出的“好探花”了。
如果老皇帝对他真的不满了,与今上离心,不再有皇帝宠信的李无忌面对蔡京重来的重拳打压——那可真是有计也使不出,只能辞官逃命了。
毒、真的毒。先忍他足有一年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威严,用“李无忌能与蔡相分庭抗礼甚至略压一筹”做扶梯,送他上青云!让他登